龔麗萍
摘要:大學專業英語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為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教師需要在具體教學環節中結合不同能力的要求與特點,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當前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是幾個教學環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增強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綜合能力,其教師應該有效探究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發揮情感策略對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的優勢,研究基于情感策略的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以此提升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情感策略;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滲透
引言
大學專業英語教學中聽力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因為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傳統教學方式死板、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情感策略與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之間的融合方式,發揮情感策略對聽力教學的指導意義和作用。
一、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
與初高中階段的英語聽力教學相比,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現階段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需要積極學習大一、大二兩年的專業英語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但是當前大學專業英語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的課程被不斷壓縮和取代。雖然大學專業教學與初高中階段教學相比的壓力較小,并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課程設置方面沒有特別明顯的硬性要求。同時,英語聽力教學對學生英語學習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當前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課程被不斷壓縮的問題,進而導致課程缺少一定的科學性考評標準,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的進展非常有限,影響英語聽力教學的實際水平和效率。其次,英語聽力教學依然繼續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依然重視學生聽力的量,忽略學生英語交流環境的打造和優化。學生在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習以后,會更加渴望自己知識學習的個性化和多元化,所以對大學專業英語聽力學習有著較強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特征。學生已經厭倦了初高中階段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聽力學習,因此,學生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大學英語聽力學習缺乏興趣,甚至還有的學生會排斥英語學習。盡管大學階段的英語聽力學習中有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室,但是大多數學生尚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和聽力任務,導致英語聽力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聽力成績依然有待提高。最后,當前英語聽力教學不能很好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要求。現代大學課堂是開放和自主的課堂,學生更喜歡接受和學習具有趣味性的知識,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欠缺的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有效學習的相關方法。現階段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不僅存在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還面臨教學內容和資源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需求的困境。由于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需求參差不齊,所以課堂上以及書本上的知識難以滿足所有學生學習需求,教師更應該積極挖掘和搜索網絡化的英語聽力資源和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而非英語聽力的知識本身。由于對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不重視,所以在有效挖掘和整理英語聽力教學等方面稍有不足,導致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內容局限在課堂和書本方面。
二、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介入價值
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大價值,可以有效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現狀,引導學生有效感受學習過程中的聽力情感內容,并對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產生指導作用。一方面,情感策略與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的融合,可以激發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作用和興趣。而且情感策略在教學中的介入可以培養學生主動輸入意識,充分與英語聽力教學當中的內容產生共鳴,不斷將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散發出來。同時,傳統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相對枯燥和乏味,教師未能充分挖掘聽力教學背后的情感教育內容和知識,忽略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使用。而在情感策略的具體應用和介入中,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聽力材料和資源背后的情感、教育內容,然后引發學生對英語聽力內容的共鳴和情感認同,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情感因素和大學專業英語學習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情感會對學生英語語言的輸入起到過濾作用,情感會像一個過濾器一樣,控制學習者輸入和吸收的語言量,在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只有通過過濾器才能更好地讓語言知識達到語言習得機制,然后被大腦所吸收內化,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學習質量。情感策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發揮情感變量對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引導作用,情感變量可以控制學生學習的動機、自信心、焦慮感。一些情感變量也會給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帶來直接影響,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較強的焦慮感、學習動機不足,則會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實際效果,學生不會主動地獲得更多語言和聽力的輸入,影響學生實際學習效果。因此,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介入是必要的。
三、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介入策略
(一)根據實際需要激發動機
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情感策略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動機作為一種認知和情感動力,可以推動學生有意識地做出行動決策,又能對當前的學習維持相當的努力。在情感策略與英語聽力教學的融合發展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和課堂教學需要,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而且教學經驗也表明教師如果可以在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明確學生知識學習的具體目的、意義,讓學生了解知識學習的明顯價值和優勢,這樣就能幫助到學生產生學習知識的向往和追求意象。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和需求,帶領學生學習英語聽力知識,或者向學生介紹專業英語聽力教學對學生自身發展和未來就業的重要影響作用,讓學生明白英語聽力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進而強化學生學習好英語的誘發力和動力,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才能最大化地投入其中,保持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加強鼓勵贊揚樹立自信
教師需要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做好學生鼓勵和贊揚的相關工作,通過有效的表揚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大學英語聽力學習中,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升,提高英語聽力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在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鼓勵和贊揚相關學生,對于基礎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鼓勵,讓學生從心里意識到教師并沒有拋棄自己。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通過自己教學的言行,激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任。教師選擇的聽力教學內容不能太難,對學生的評價必須客觀、公正、及時。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更好地應用情感策略,假如教師在評價階段摻雜了主觀印象,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出正確評價,則容易降低評價的效果,產生相反的結果。一般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及時評價比不及時評價的效果要好,通過及時評價可以讓學生產生進一步改進學習的愿望,并且不及時的評價對學生及時改進學習方面的作用比較小,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已經對之前完成任務時的情景比較淡薄,評價的效果會不理想。
(三)營造良好環境降低焦慮
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情感策略,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環境,從而不斷降低學生學習的焦慮感。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設愉快和和諧的課堂氣氛,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焦慮感。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與溝通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安全、寬容,從而更好地散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也可以對每個學生表現出真誠的關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需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任務的價值,不能盲目地只關注學生學習結果,以此幫助學生減少學習方面的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練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才不會感到害怕,也不會出現語言錯誤,提升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和參與創造性語言交流活動的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給予學生更多參加語言學習和聽力學習的機會,保障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而且學生在聽力課堂學習中如果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也會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情感策略對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帶動作用,提高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實際水平。
結語
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鼓勵與贊揚,使學生樹立英語聽力學習的正確自信。教師表揚和鼓勵學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要結合實際激發學生動機,以及營造良好環境,降低學生焦慮。
參考文獻:
[1]毛紅麗.認知策略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8,10:12-13.
[2]張虹.基于循證教學法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8:117-120.
[3]張麗娟.基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9:140-141.
[4]王雪.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如何應用聽力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品牌,2015,02:245.
課題級別:江西科技師范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課題名稱“情感策略在大學專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介入研究”
課題編號:2017XJYB006
18175017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