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教學創新;金融學
引言
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是把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與價值引領,充分挖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探索多元的德育途徑,從而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培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崇高愛國情懷的大學生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因此,在大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不斷拓寬思政教育渠道,對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數理金融學是金融學自身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個新的分支,是數學與金融學相結合的產物,是金融學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轉變,由規范研究向實證研究的轉變,由理論闡述向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的轉變,金融模糊決策向精確化決策發展、微觀金融模型向宏觀金融數量化拓展的結果。下面首先分析該課程進行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介紹學校該門課程的教學現狀,最后探索進一步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路徑。
1課程思政的內涵
1)課程思政構建了新時代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有別于早期思政教育的單獨引領,課程思政使得“課程”與“思政”教育交相融合,構建了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首先,高校教師全員參與課程思政的教育活動,思政教育成為所有教師的共同任務。其次,課程思政凝聚了教育合力,教育主管部門、高校、教師各個環節協調配合,實現新時代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的長效發展機制。再次,課程思政充分利用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廣泛的思想教育資源,再通過課程傳播,實現了專業知識傳授、思政教育培養同向、協同發展。2)課程思政塑造了新時代立德為先的課程價值觀課程思政實現了教育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相統一,一方面在個人價值培養上,課程思政培養要求以德為先,引領學生知識與道德相統一、知識和實踐相統一;另一方面在社會價值培養上,課程思政重視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相統一,強調政治認同與文化自信相統一,實現個人人生理想與民族復興相統一。課程思政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價值引導,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深刻解決了“培養什么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教育問題,是對課程知識傳授和思政教育培養的再闡釋、再塑造。
2“課程思政”理念下金融學課程的教學設計及創新
2.1注重對中國情境的運用
由于金融的技術主義傾向和純市場經濟產物的慣性認知,一直以來我們的金融學課堂主要專注于知識傳授。很多人認為金融學教育只是西方金融教育的中國化問題。這一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律是無國界的,但金融所處的環境和服務的對象卻是有國界的。就金融而論金融,是危險的。中國的金融必須服務于中國的經濟體系,服務于中國的國家戰略。因此金融學的課程思政要注意中國情境的導入。例如在講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時,可通過講“亞投行”的誕生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亞投行”的成立在世界范圍內引起極大反響,它意味著中國主動參與到國際金融治理中,在國際規則制定上有了更大的金融話語權。在講授金融風險管理時,介紹國家對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所做出的努力。通過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風險防范不及時或防范不當可能會給國家金融安全帶來的嚴重后果,增強理論與現實的結合度。在講授貨幣史與貨幣制度時,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我國豐富而厚重的金融文化遺產,展示中國金融在人類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讓學生們銘記這些引以為自豪的歷史,樹立大國金融自信,增強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金融強國的使命感。在講授網絡金融電子支付操作時,通過讓學生體驗“支付寶”中的“螞蟻森林”項目,感受個人金融行為如何助力綠色發展。
2.2豐富課程思政教育在課外的應用
由于課堂教學存在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因此思政教育還應當在課外得到豐富和加強。這樣,一來可以豐富思政教育的形式,二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政教育的課外形式可以是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我校貨幣博物館,了解我國貨幣的發展歷史,感受我國近年來金融行業的飛速發展,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樹立為我國金融事業發展而努力拼搏的奮斗目標。還可以組織學生集體觀看紀錄片《華爾街》《大國崛起》等,旨在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到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與殘酷競爭,正確認識和看待金融危機與金融系統性風險,鼓勵學生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努力成為我國金融領域的頂尖人才。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帶領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實習。
2.3信用
案例:晉商和徽商的誠信。晉商在中國始于宋代,發展壯大于明清,衰落于20世紀。晉商在中國歷史上自成體系,形成以“誠實守住,義利并舉”的商業文化和經營理念。徽商在明清時期有三百年的輝煌,其核心經營理念是“講道義,重誠信”。晉商和徽商對中國商業價值觀的產生了重要深遠的影響。思考信用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結語
課程思政作為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對高校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著全新的要求。我們將在已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數理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程組教師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教學目標,將傳授知識與思想引領相結合,全力打造有深度、有溫度的課程,并積極探索金融數學專業思政建設,樹立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培養堅定的道德意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意識,致力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萬林艷,姚音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2-55.
[2]張元萍,周遠.數理金融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