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娟
摘要: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中職生現狀入手,根據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品讀多味人生,構筑情感的驛站,放歌如火的青春,恪守處事準則,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意志品質等方面教育,在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穩定、健康的人格,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語文課堂達到既教書又育人,助學生成人成才。
關鍵詞:中職語文;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意志
1情感教育理論概述
著名教育學家夏丏尊先生關于情感教育有過這樣的專業論述———教育失去情感,失去愛,就像池塘沒有水,天空沒有云朵,終將變得蒼白,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將變得更加陌生。這足以說明,沒有情感的教育,必將得不到學生有效的學習呼應。老師只有結合教學內容,發自內心地調動自己的情感,展現出對學生的關愛,這樣才能夠形成愉悅的教學環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只有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師生友好關系,學生的心靈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心靈呵護、情感慰藉、精神鼓勵和健康心理引導,這樣學生才能夠潛移默化地主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將其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素養和能力。
2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滲透情感意志教育的必要性
近些年,中職學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雖然近年來生源質量持續向好,但招收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很大部分在學業、性格、品格、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問題,普遍存在學習成績差,學習興趣不高,對未來較為迷惘等現象。學生大多處于十六七歲的年齡,是人生重要的“拔節孕穗”期,語文教學作為中職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貫之“情”,注之以“志”,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意志教育,盡最大努力將存在于學生身上的消極因素潛移默化的轉變為積極因素,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不負家人及社會的期待,綻放自己精彩的人生,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勞動者。
3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滲透情感意志教育策略
3.1滲透愛的教育,為學生構筑情感的驛站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之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時刻注意滲透愛的教育,潤物細無聲,通過課堂教學細節,使學生們懂得愛,懂得感恩,為他們構筑起情感的驛站。從某種意義上說,較之智商,情商對一個人的成長更為重要。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中職這個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的群體,情感淡漠傾向更是不容忽視,因此,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注意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時刻滲透愛的教育。
3.2培養自信品格,為學生編織多彩的夢想
處于人生重要成長階段的中職生,他們也有著對人生成功的渴望,但是由于基礎較差,學養上的不足,因此對未來缺乏信心,對未來的人生規劃缺乏深刻的認識。面對文化學習和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困難,他們需要的是不斷戰勝自我。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上要根據課文內容從多方面進行延伸與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我針對他們雖然學習基礎較差,但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較強的表現欲特點,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相關的情節改編成情景劇,在課堂上表演,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特別是有一位同學把《靜女》中男主人公“搔首踟躕”情態給惟妙惟肖的呈現出來了,我適時地對他進行了鼓勵和表揚,極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
3.3引領學生品讀多味人生,培養學生樂觀堅韌的品格
對于現在的很多中職生來說有個較為嚴重的通病,那就是沒有遠大的理想,也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拜金主義思想較為嚴重,遇到困難就會選擇退縮,而不是用積極地行動,去解決眼前的問題,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有些同學沉迷于網絡,整天生活在虛擬的世界中,和現實生活嚴重脫節,經不起困難和挫折。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鳥語花香,人生旅途中還會有崎嶇和泥濘,還會有雨雪和冰霜,關鍵是在困難來臨時如何面對這種迷茫和彷徨。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面》來體會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同享一碗蕎麥面的艱辛與堅韌,通過《項鏈》來體會塞納河畔一位女性人生的變幻無常,通過《幼學紀事》來懂得一位長者過去歲月中求學的渴望與艱辛,明白走進賈府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苦楚。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人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寫讀后感、課堂討論等方法,多方面進行引導,使學生從書本中能品味到人生的百味、生活的坎坷,對社會對人生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充分認識人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為以后踏入社會、適應社會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更應以實際的事例,讓學生們懂得,盡管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仍欠深廣,但命運之神只會眷顧與嘉賞那些堅強樂觀、自強不息的人,從不去垂青那些生活中的懦夫。
3.4教育學生恪守處事準則,培養學生敬業愛崗的精神
人人都向往自由自在,都希望無拘無束活著,但人生于天地之間,置身于社會的經緯之中,作為一個社會個體的人,無論做人還是處事,都要恪守一定的準則,自己的心中要有“一桿秤”。唯有恪守正確的處事準則,在自己的人生旅途和職業生涯中,才能成就自己,利于他人,奉獻社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敬業愛崗的品格。
3.5課內外延伸,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語文學科富含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在日常的備課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文中的愛國主義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各種手段,課內外延伸,讓愛國主義教育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一般在對課文知識內容的梳理中不失時機地進行,使學生既不感到單調、刻意,在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熏陶,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逐步形成積極地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4結語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在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同時,也要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得語文課堂真正達到既教書又育人。
參考文獻:
[1]王青.于無聲處化春風:在語文課程中創設浸潤式德育環境[J].魅力中國,2020(8)
[2]解廷春.新課改下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