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茂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進行一定的創新,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學課堂擁有更加優良的學習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數學內容的復雜性和抽象性,為學生創設出合適的教學情境,使其能夠通過情境的融入,更加容易地接受新知識、新內容。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并使學生能夠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8-0103-0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my country, for the subject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make certain innovations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links,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mathematics classrooms. In this process, teachers need to create a suitable teaching situation for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and abstraction of mathematical content, so that they can more easily accept new knowledge and new cont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ituation. Moreover, in this way, it can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n learning, and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in the long-term learning process.
【Keywords】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在高中階段,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從這一學科入手,對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更新。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融入課堂學習中。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通過對知識的應用過程,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學生還能夠形成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開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在一種相對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下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為學生未來在數學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針對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方法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
1.創設高中數學教學情境的意義
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越來越高。在開展數學課堂時,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學過程并不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而是需要讓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在過去,教師只是單一地向學生灌輸理論內容,并沒有注重學生的實踐過程,導致學生無法靈活地對知識進行應用,這便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目標和動力,無法得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而如今,若是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便能夠從認知上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態度,使其能夠在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基礎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并且,這種帶有趣味性、生動性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關注和重視,使其在長期的學習中,逐漸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獨特魅力,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學生在對知識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地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內涵,使其能夠產生更加深層次的思考,這樣便可以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性、執行性。不僅如此,情境教學的方式還能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其掌握更加豐富的學習渠道和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交流和溝通探討數學問題,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在環境的影響下能夠更加認真、專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2.開展情境教學的原則
(1)目的性
在構建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來進行內容的設計,需要保證情境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從中收獲數學知識,使其能夠在情境融入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目標來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夠使情境教學所起到的作用達到最大化。教師根據大量的教學實例去構建課程體系和課程目的,其本質作用是讓學生懂得:數學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同時有著趣味、活力和意義,學生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在觸及相應的數學情境的同時,瓦解自身的學習藩籬,克服大量的學習障礙,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2)思維性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因此,教師需要以訓練學生的學習思維為目的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在構建情境時,教師也需要注意其內容的思維性,使其能夠通過對情境的融入而實現數學思維的發散,激發其自身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建立起適合自身的思維方式。從思維的層面來構建情境化教學時,能夠為學生未來各個領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較大的推動作用。數學思維模式是在具體中尋找抽象,在現實中運用邏輯。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特點,讓更多的學生能瓦解錯誤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的同時,成就更大的進步和提高。思維活力需要通過實踐、歷練、習題、總結去加以提高和突破,并且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造就更為嚴謹的數學思維,從而在日后的練習中造就更為出色的自己。很多學生對高中的數學問題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也不能在處理練習問題時,具備更為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數學問題是相對比較抽象的,這給學生的理解和處理問題帶來了難度,因此教師要本著簡化學生思維難度的原則去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帶著情境處理數學問題。
(3)信息連貫性
為了使教學情景的構建更加有效,教師需要保證其內容的連貫性,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其內容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和豐富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會感到十分困難,無法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樣很容易會產生較強的學習壓力,因此,對于這些相對零散的知識內容,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起數學知識框架,使其能夠通過對情境的學習,對知識產生更加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逐漸認識到各類知識點之間的層次性,并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全面且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為今后的學習過程打下基礎。
(4)時代性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需要跟隨時代的不斷發展而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設出具有新穎性的情境,這樣能夠有效實現情境教學過程的優化,為學生帶來更加有趣的學習體驗,比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引入,然后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更加關注時代、社會的發展。教師要成為一個關心時代的個體,并且能對時代的主旋律、發展特點和走向產生更為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從而能讓自己的數學教學方向煥發出巨大的光彩,也能讓學生得到更為充分的幫助。
3.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方法的相關策略
(1)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情境
在開展情境教學時,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材中的具體內容來進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相應的情境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強化知識運用水平。同時,教師在進行情境設計時,需要明確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內容體現在情境中,而教師需要做到心中有數。例如,教師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節課時,便可以將真實的模型進行引入,向學生展示飛機模型、坦克模型等,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產生新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最終能夠多角度地來進行觀察和思考,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對三視圖產生一個直觀的認識。通過真實的物品來構建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優良的學習體驗,并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簡化,讓學生能夠將實際存在的物品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聯系,逐漸形成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這種方式相對于教師的口頭講解更加合理、高效,并且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情境下,增強數學素養,產生更加優良的聽課效果。同時教師要成為一個結合學生的思維、喜好、生活去開展三視圖教學的人,從而能拉近學生和數學學習之間的距離,使其帶著興趣和熱忱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收獲更大的突破。
(2)通過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的構建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構建出具有趣味性、生動性的課堂情境。通過情境的開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較強的求知欲,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思考。若是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無法吸引學生的關注,便會導致情境教學變得無效化。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需求出發,不斷地豐富、填充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進行合理的應用,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并且,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能夠使學生產生較強的成就感。教師要將激活興趣、傳授方法和推動學習結合起來,找到三者間的平衡點。例如,教師在講解“隨機抽樣”這節課時,便可以根據本節課的劇情內容來開展抽樣情境,讓學生能夠逐漸認識到樣本的概念和意義。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立一個具體的調查主題,讓學生通過真實的調查過程,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思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調查本校學生總體的愛好情況,是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來進行具體的調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若是對全校每一位學生都進行調查,是十分不易的,既浪費時間又消耗精力,因此,學生便會想到以一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來進行調查,可以將結果當作對全校學生的調查結果,這樣學生便能夠逐漸認識到隨機抽樣的應用價值。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既掌握了隨機抽樣的具體方法,又使其通過真實的實踐而對數學的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并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這樣便可以將情境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實現最大化。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問題,更加深入地開展關于隨機抽樣的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消除本人的錯誤思維和錯誤心態,克服自己的障礙,收獲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更加深刻地懂得隨機抽樣的內在意義。
(3)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
在數學課堂中,問題的提出能夠為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同時,這又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在設計這些問題時,教師需要保證其內容的懸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具有懸念性問題的思考,對接下來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較大的期待和好奇,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使學生能夠更加專注、認真地投入課堂學習過程中。同時,采用這種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重,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等差、等比數列后,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拓展性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存在既是等差數列又是等比數列的函數?”讓學生根據這一問題來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提問:“是否存在是奇函數,同時又是偶函數的函數呢?”讓學生能夠結合過去所學習的知識來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對于常數數列5,5,5,5,5這一數列,滿足條件既是等差,又是等比,而根據偶函數與奇函數的性質,圖像需要滿足既關于原點對稱,又關于外軸對稱,學生便能夠沿著這一方向去思考,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能夠產生明確的思路,去解決數學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學生便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這樣就可以營造出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通過數學課堂,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把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加以學習和整理,同時能結合相關的實際問題加以吸收,從而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落實情境教學方法十分關鍵,這種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過程,能夠讓學生將數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實現對知識的深化和內化。在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時,教師需要遵循四個原則,其中包括目的性、思維性、信息連貫性、時代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物來構建情境,也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來構建出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根據一個合適的主題來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最后,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來構建合適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提出具有懸念性、拓展性的問題,使學生能夠通過數學課堂強化自身的思維能力,這樣便能夠有效實現情境化教學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厚亞榮.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