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紅 潘文航
摘 要:2021年,正值建黨10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甘肅作為紅軍長征路途的重要一程,為當地學科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紅色教育資源。本教學設計在地理復習課的基礎上融入黨史以及課程思政,借助AR技術對知識點進行復習。通過分析長征路線所途經的地勢、地形區及山脈河流,感受苦難與輝煌,從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關鍵詞:中國地理復習;長征精神;教學設計
一、復習目標
(一)熟讀并應用中國行政區劃圖、地形地勢圖,能夠在長征路線圖上說出途經的省份、地勢階梯、地形區,提高綜合思維能力[1]。
(二)通過AR趣拼中國,在游戲中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位置,提高區域認知能力。
(三)通過AR視頻講解復習地勢地形圖,形成更立體直觀的記憶,增強地理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回顧歷史長征路,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樹立理想信念,強化人地協調觀念,具備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
二、復習方法
史地政綜合教學法、情境教學法、AR技術教學法等。
三、教學過程
(一)環節一:歷史史實,實地導入(3分鐘)
[教師活動]講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進行長征。一年后,毛澤東率領陜甘支隊到達甘肅通渭縣,他第一次滿懷激情地朗誦了他的新作《七律·長征》。下面讓我們重溫這首著名詩篇,播放視頻《七律·長征》。
[學生活動]認真聆聽,回顧歷史。觀看視頻,注意詩中提到的地點。
[設計意圖]介紹歷史背景,回顧史實。播放視頻渲染氛圍,調動學生情緒。
(二)環節二:復習內容(33分)
復習一 中國行政區劃(9分鐘)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用AR趣拼來完成中國行政區劃圖。可以通過按鍵調整難度,拖動簡稱或行政中心來拼圖復習。
[學生活動]同學們用AR趣拼完成拼圖。
[教師活動]閱讀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依次途經哪些省?共有幾個?
[教師總結]11個省。有同學注意到怎么還有西康省,西康省之前是指四川西部與西藏東部一部分,它的行政中心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康定。但這個省只存在了16年,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重新進行了劃分,就撤除了。
[設計意圖]用AR復習的形式提高趣味性,增強對知識復習的效率。能對長征所經省份快速識別,強化區域認知能力。
復習二 中國地勢、地形區(13分鐘)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AR視頻講解,復習地勢概念及特征,劃分為三級階梯,每級階梯的大致海拔高度等。教師引導學生在AR上進行地勢、地形區互動,清楚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四大地形區的分布。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AR視頻并進行AR互動,看立體圖復習記憶中國地勢、地形區。
[教師活動]提問:地跨幾大階梯?途經幾個地形區?
[教師總結]紅一方面軍跨越3大階梯,途經5主要地形區的過程。
紅一方面軍從處于第三級階梯的江南丘陵出發,沿著南嶺的間隙進入第二級階梯,向西深入到云貴高原)腹地。又沿著四川盆地繼續西行,越過橫斷山脈的峽谷北上。穿過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經過川西的青藏高原,行至黃土高原。所以,跨越了3大階梯,途經5個主要地形區。
[設計意圖]觀看AR視頻有助于形成更立體直觀的記憶,加強區域認知。用綜合思維分析長征所跨越的幾大階梯及地形區。
復習三 中國主要山脈(11分鐘)
[教師活動]播放AR視頻講解,復習我國地形特點以及山脈的分布。教師引導學生在AR屏幕上按照口訣點擊山脈位置進行互動。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AR視頻并進行AR互動,復習記憶中國主要山脈。
[教師活動]提問:翻過幾座山?渡過幾條河?
[教師總結]大致了解18座大山,24條大河。依次用3D地勢圖講解詩中提到的五嶺、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
過渡:臘子口,是紅軍北上的唯一通道,也是紅軍長征的最后一道天險,下面我們重走這段長征路。
[設計意圖]觀看AR視頻有助于形成更立體直觀的記憶,加強區域認知。用綜合思維分析長征所跨越的山水,強化人地協調觀念。
(三)環節三:感悟故事中的長征精神(3分鐘)
[拓展]介紹臘子口地理概況。了解一位17歲紅軍戰士的故事——“云貴川”攀絕壁,紅軍奪下臘子口。
[作業]各小組搜集關于長征的資料,感悟偉大的長征精神。
[設計意圖]從地理視角看長征故事。弘揚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長征精神[2]。
(四)環節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1分鐘)
[結束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下,是我們的“長征”,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四、板書設計
長征路上的萬水千山
1.途經幾個省?
途經11個省。
2.幾大階梯?幾個地形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3大階梯,5個地形區。 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3.幾座山?幾條河? 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18座山,24條河。
五、教學反思與總結
(一)融合AR技術進行輔助教學。AR地理教學類軟件中包含著豐富的微課專題動畫、難點妙懂、地理妙賽等模塊,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數字化資源進行復習,既能有效增強對知識的鞏固,又可以促進地理的深度學習。
(二)時間安排有待加強,既有AR互動又有長征主要山水介紹,還得側重主要知識點的復習,從而達到弘揚長征精神的思政理念,每個部分時間需要加強把控。
(三)傳遞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通過回顧歷史長征路,從地理視角體悟長征路上的萬水千山,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樹立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2,5.
[2]戴英,黃起鳳.長征精神融入初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1(19):11-13.
[基金項目:2021年天水師范學院研究生創新引導項目資助,項目名稱:基于“AR+”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編號:TYCX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