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摘 要: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科的基本思維方式,本文結合“晝夜長短變化”這一教學難點,探討綜合思維在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綜合思維;“晝夜長短變化”;教學設計
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適應時代發展,《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2020年修訂版)》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凝練出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其中綜合思維是認識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注重要素綜合、時空綜合和地方綜合[1]。地理事物和現象一定是在特定的時空中發生發展的,引導學生從綜合思維的層面認識地理規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視角。
一、教學目標與思路
本節課的的課標要求為“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1],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并且能夠進行歸納與語言概括,結合實際例子進行說明解釋。該知識更具有綜合性和變化性,具有較高的空間認知能力要求,對學生綜合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節課將難點部分采用分緯度、分區域的研究思路,通過設計問題鏈來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和消化,同時體現地理學習方法的培養,輔以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完成該節課的學習。
二、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
[展示] 福州某中學校門日出景色,第一張時間是5月10日早上5:30;第二張時間是12月22日6:50
[提問] 同一地點同樣的日出景色,5月和12月日出時間是不同的,那么晝夜長短就是不同的,為什么呢?如何不同?
【設計意圖】從生活現象入手,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二部分:新課講解
環節一:晝夜長短變化的原因
【教師活動】
[展示] 第一步:呈現地球自轉引起了晝夜交替,動畫呈現晨昏線、晝弧、夜弧;第二步,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公轉,疊加地球公轉時產生的效果;
[提問] 通過觀察演示,晝夜長短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復習檢驗知識,促進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環節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教師活動】
[講解] 時間和空間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重要屬性,我們在探究某現象的變化規律時,都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入手,所以,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晝夜長短的時間變化規律和空間變化規律。
【設計意圖】講清認知地理事象的視角與地理學習的認知思路,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素養
(一)晝夜長短的時間變化規律
以北半球為例,從春分日到秋分日是以北半球的夏半年,從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1、以北半球夏半年為例,探究晝夜長短的時間變化規律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的變化呈現動態的變化過程,我們就先從相對固定的四個時間節點入手。
【設計意圖】按照是由靜到動的順序探究規律,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便于學生理解。
(1)定時間點觀察現象
[展示] 呈現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晝夜長短情況示意圖;
[提問1]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這三天,晝夜長短的情況如何?
(2)隨時間變化觀察現象
①春分日-夏至日:(準備教具:表示太陽光線的彩色紙質箭頭)
[教師繪圖] 黑板上繪制有經緯線的地球正視圖,在北半球取任意一點P,用箭頭表示太陽光線,在春分日到夏至日的時間變化過程中,用不同顏色粉筆畫出晝弧,。
[提問2] 從春分日到夏至日的過程中,P點的晝夜長短如何變化?
②夏至日-秋分日
[提問3] 從夏至日到秋分日的過程中,P點的晝夜長短如何變化?何時出現最值?
教師將學生答案歸納到PPT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表格中
[提問4] 從以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北半球夏半年的晝夜長短時間變化規律是什么?同學們可以在北半球隨意取一點,驗證一下這個結論。
2、根據分析北半夏半年晝夜長短的時間變化規律的思路,學生小組合作分析: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的晝夜長短時間變化規律
3、學生分享答案,集中討論,教師將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時間規律總結到一張PPT表格中
【設計意圖】分區域認知地理現象,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素養,也符合學生認知。
(二)晝夜長短的空間變化規律
[講解] 既然是空間變化規律,那么時間就是一定的,我們仍然以北半球夏半年為例,探究晝夜長短的空間變化規律
[展示] 北半球夏半年任意時刻的太陽光照側視圖和俯視圖,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
[提問] 觀察北半球各緯度,其晝夜變化情況如何?南半球呢?
[總結] 教師將學生答案歸納到PPT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表格中;同學們可以取任意一點再進行驗證。此外,在夏至日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為極晝,同學們小組合作分析: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晝夜長短空間變化規律,繼續完善表格。
【設計意圖】分區域認知地理現象,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素養,也符合學生認知。
第三部分:新課總結
【教師活動】利用學生自己歸納出來的表格復習本節課內容
再次展示導入時的照片,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內容介紹兩組照片背后體現出來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生動描述福州一中校門的不同時間的景色。同時歸納本節課知識的研究思路。
【設計意圖】回扣導課,整堂課更加完整,同時幫助學生結合實例應用知識。
三、總結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這一地理規律很好地體現了地理學科綜合性的基本特征,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良好載體,本節教學設計按照先時間后空間的順序培養學生的時空綜合。在理解“變化”這一難點時,先設定二分二至日的時間定點,后引導學生由靜入動,理解動態的變化規律,這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同時按照規律,劃分區域認識全球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由簡入繁,由一個區域增加到多個區域,逐漸引導學生理解概括這一重要的地理規律,最終實現學生綜合思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