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男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方式。通過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同時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為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起到助益。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分析和研究了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期能夠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問題意識培養;高中生物;生物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知識非常龐雜,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容也非常多,如何梳理好,學好這些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學生具備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整合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完善知識脈絡,提升學習效果。但是,進入高中以后,學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的時間都很緊湊,所以提出問題的時間非常少,這也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通常會出現不提問題或是不會提問題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的提升。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采用有效策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敢提問,會提問,這樣才能在問題的引導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提供助益。
一、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
(一)助力學生找到學習方法
相較于語文、數學這些基礎學科,學生學習生物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找到和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這也就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生物時,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只能按照學習其他課程的方法學習生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和鞏固學到的知識。但是,生物有自己獨特的學科特點,只采用死記硬背,很難達到學習效果,只有找到屬于生物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學習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以問題為切入點,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通過問題找到生物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果。
(二)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普遍缺乏創新精神,發散思維也不強。而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提問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只有出現了問題,才會探究和思考,才會在問題當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能夠增強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激勵學生挖掘學習潛力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和思維方式,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學生就找到了生物學習的門徑,當學生再遇到問題和不懂的地方時,就不會只依賴于教師的講解,而是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提升學習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
盡管素質教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實施,但是因為應試教育依舊有影響,所以一些教師在教學時,仍然將自己當作課堂的主導者,然后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長期被動地接受下,就會產生思維上的惰性,心理上也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所以不會主動思考,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問題,或是學生有了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問,或不敢提問,只會等著教師來幫助解決。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想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首先就要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或是讓學生當一次教師,來學習一些難度較低的知識。
比如,教師在教授《細胞的生命歷程》這節課時,如果教師只是在課上將細胞的生成,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告訴學生,學生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也不會產生問題,只會將這些知識死記硬背下來。但是,如果教師轉換師生地位,讓學生當一次教師,學生就會在備課過程中,思考這些知識,并且產生問題,如細胞是如何產生的?細胞為什么會衰老和死亡?細胞的衰老和死亡與人的衰老和死亡有什么不同?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先會從書中找答案,書中找不到案,就會詢問教師,在自主探究中思考并找出問題的答案,然后上課后為學生們認真授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會自主探究和思考,從而有效培養問題意識。
(二)開展生物實驗,引導學生實踐
在生物學習當中,有許多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所以生物實驗也是生物教學的重要方面,是生物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如果只是讓學生按照課本學習生物實驗,學生很難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真實的體會,對實驗過程也無法有清醒地認識,所以很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些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當學生出現這些問題之后,就會調動手和腦,主動思考和探究,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當學生自己無法解決問題后,就會向教師提問,在教師的協助下,解決問題。所以說,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真實的環境下,學生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問題意識,并思考解決問題,增強創新能力,培養發散思維。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提問環境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如果教師每天板著臉面對學生,當學生出現問題后就嚴厲的批評,這樣學生就會害怕教師,對教師敬而遠之,當學生出現問題后,為了不被教師批評,他們常常不愿意提問或是不敢提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堆積很多問題,不僅不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同時還會阻礙學生生物學習的進步。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轉變嚴厲的態度,微笑面對學生,讓學生面對教師時感到放松,針對學生的問題,不要采取批評的態度,而是要耐心解答,同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多提問,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就會積極思考,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后再向教師提問,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會得到有效培養,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了生物學習的能力和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推動學生的生物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有效策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不斷提升生物素養。
參考文獻
[1]石敏. 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9.DOI:10.27859/d.cnki.gxhsf.2019.000002.
[2]商曉艷. 高中生物探究活動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