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智慧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是“互聯網+”時代下技術與教育大融合趨勢下的產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體現。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中運用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能幫助教師更加全面立體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因材施教,實現針對性、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智慧課堂;物理管理;混合式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1、以智慧課堂為基礎的混合教學
1.1智能推送
物流管理專業(yè)對學生的系統(tǒng)思考、理論分析以及數理計算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不同的學生的能力有所差異,借助智慧課堂教學平臺,基于學生的特點,智能化推送適宜的教學資源,把教學和社會物流實際背景聯系起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準確的認識。
1.2基于數據的教學決策
智慧課堂教學平臺能夠對教學活動進行準確詳細記錄,并能將這些記錄轉化為定量的數據分析,教師通過從統(tǒng)計數據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精確地對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調整。
1.3立體化的交流互動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集中在課堂中,課堂之外缺乏交流溝通。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的交流功能,使得師生互動不受制于時間和地點,充分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1.4及時化的學習反饋
智慧課堂教學平臺可以記錄學生課前的在線學習及作業(yè)情況,還可以及時對課后作業(yè)進行評價,并快速向學生反饋,學生依據反饋可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
2、物流管理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
2.1課前
教師根據授課內容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課程資料。部分課程,智慧課堂教學平臺有較為豐富的優(yōu)質資源,例如《供應鏈管理》,否則可能需要教師自行收集教學資源。在篩選教學資源時,尤其是導入案例,教師不僅應充分考慮資料的視覺呈現效果、趣味性與互動性等,還要考慮與學生的貼近程度,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篩選出優(yōu)質教學資源后,教師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將教學資料發(fā)給學生。學生在收到教學資料后,應先明確學習目標,再進行教學資料的自學。
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的群聊功能向教師提問或者自行查閱網絡資源,自學完成后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作業(yè),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可以利用平臺數據的統(tǒng)計功能,了解學生對教學資料的自學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并根據學生的提問及作業(yè)情況,利用平臺的群聊功能,將較易解答的疑惑及時解決,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持續(xù)深入學習,并將較為難以解答的知識點記錄下來,以備在線下課堂中進行重點解答。
2.2課中
線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將智慧課堂教學平臺中難以講授的知識通過面對面的教學進行充分翔實的解答,促進學生所學知識的內化。由于物流管理教學中涉及較多理論,例如管理學相關理論、經濟學相關理論,利用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更便于向學生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講授相關理論體系,結合課前的導入案例等教學材料,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另外,部分課程對數學要求較高,例如《物流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供應鏈管理》,涉及到運籌學、統(tǒng)計學等數理模型的構建及求解,這些知識點在智慧課堂教學平臺中講授難度較大,在線下課堂中進行模型的推演與計算,更便于學生對數理模型的掌握。隨著教學階段的不同,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方式會有所差異,比如講授理論體系時需要結合多媒體教學,在數理模型的推演時需要進行板書。在線下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結合智慧課堂教學平臺的統(tǒng)計功能輔助教學。
2.3課后
線下課堂結束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作業(yè),借助智慧課堂教學平臺的統(tǒng)計記錄功能,突出重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作業(yè)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行選擇一個實際背景設計相應的物流、倉儲方案,或者根據教師給出的案例,作出改進方案,也可以結合實際背景,構建相應的數理模型并推演。教師可自行批改打分,也可以讓學生互評,還可以邀請相關專業(yè)的教師或者企業(yè)技術人員加入在線教學班級,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及講解實踐經驗,通過研討交流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拔高提升,不僅使學生進一步強化所學知識的掌握,更是提升了學生的應用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3、推行智慧課堂混合教學應考慮的問題
3.1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高校也應給于更多的支持。除了通報表揚、樹立典型等榮譽表彰外,高校更要把支持落實到實處:在混合式教學評價中,采取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教研項目申報中,給于線上線下混合型教學研究更多的側重;在職稱評審中,給于教學成果更多的權重;在教學工作量核算中,把課前課后的隱性工作量也進行量化,納入工作量核算中。另外,在目前的智慧課堂教學平臺中,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的教學資源相對較少,這也是實施混合式教學的阻礙之一。
3.2在混合式教學中,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部分同學對于課前及課后學習任務存在應付現象,主要原因是未能完全調動這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高校、教師不僅要著力于營造學生主動學習氛圍,讓學生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學對自身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意義,更是要利用多種途徑,切實讓學生感知到從混合式教學中所獲得的進步,例如在期中、期末課程考核時,采用全過程立體式考核方式,更側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能力的提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響應課程教學改革的號召,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于智慧課堂的混合式教學逐步進入高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堂,憑借良好的教學表現形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實現物流管理專業(yè)的現代化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勇,于斌,李琰芬.混合式教學在物流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實踐研究[J].商展經濟,2021(22):94-96.
[2]龍婷.現代物流管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中國儲運,2021(11):99-100.DOI:10.16301/j.cnki.cn12-1204/f.2021.11.050.
[3]孫曉燕,周永明,蔣文凱.“智慧物流”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53):244-246.
作者簡介:王玥(1996.3—),女,漢族,籍貫:遼寧省鐵嶺市,單位:商丘工學院,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供應鏈與物聯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