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蘋蘋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音樂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質,對于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很積極的意義。本文就來對初中音樂教學創新的實踐與思考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創新;實踐;思考
引言
在新的時期之下,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進行創新,以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方位提高。一方面,教師要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創新,對音樂這一課程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當中的重要性進行明確,努力提升音樂這一學科的地位;其次應當創新教學素材,通過對課內外多種教學資源進行結合運用,來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思維;另外,還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盡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熱請,增強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主體性,進而改善教學效果。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課堂導入創新
課堂導入是進行音樂課程的首要環節,所以,音樂老師們必須對課堂教學導入過程的教學方式加以革新,以有效調動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讓學生更擁有學習的欲望與積極性。在當前計算機技術高度發達的形勢下,信息化教學成為一個趨勢。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來為課堂導入提供有效支持。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豐富表現形式,來向學生們呈現出展現生動而現實的課堂情景,以便于有效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進行《豐收鑼鼓》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導入新課階段,首先為學生們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奧運開幕式當中的《擊缶之歌》,讓學生們對其中的“缶”這種打擊樂器進行注意,并對其所營造的氛圍進行感受。進而再引導學生說出一些奇特的打擊樂器,例如:銅鑼、梆子等,并讓學生們分析打擊樂器在音樂當中所產生的的獨特作用。進而引出《豐收鑼鼓》,讓學生進行欣賞。就能使學生更加注重其中打擊樂器,也更能領略到打擊樂器的豐富表現力。
二、激發學生主體性,實現課堂教學創新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當中,教師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時,往往是采用“聽、教、唱”三步走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盡管能夠讓學生們學會唱相應的歌曲,但是,學生并沒有對歌曲的真實意境和其中所表現的情感,進行很好的理解與感受,這樣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及音樂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努力增強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主動性,以有效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力以及創造力,從而推動學生音樂核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梨園風采》內容教學時,該單元的內容均為戲曲類,因此,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多讓學生來進行實踐演唱表演,還可以專門抽出一節課來進行《梨園風采展示》,讓學生們盡情展示自我。要求學生可以選擇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也可以在課外學習一些其他的曲目來進行表演。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加深學生對吸取的了解。另外,吸取是我國的寶貴文化遺產,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夠很好地促進對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三、布置游戲化訓練,實現課堂訓練創新
初中階段的學生,多數思維活躍,喜歡新奇好玩的事物。如果教師僅僅使用單純的學生合唱的方式,來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訓練,就很容易會使學生生出厭倦感,甚至會有部分學生在合唱的過程當中濫竽充數。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老師對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掌握,不利于老師及時發現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個性和認知特點,來為學生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游戲。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得學生在游戲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教學內容,而在同時,學生也能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例如:在進行《茉莉花》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來進行接唱游戲,每個學生唱一句,大家共同來把整首歌唱完。還可以在學生學會這首歌曲之后,進行延伸性質的練習,例如,可以把學生們分為若干組,讓學生來唱帶有“花”字的歌曲,每個小組唱一句,看哪個小組會得更多。這樣,就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開動腦筋,回憶自己所學過的歌曲。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好勝心與集體榮譽感的趨勢之下,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這樣,既能讓學生對所學過的歌曲進行復習,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很好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對于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很積極的意義。本文對初中音樂教學創新的具體策略進行了分析,從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課堂導入創新、激發學生主體性,實現課堂教學創新以及布置游戲化訓練,實現課堂訓練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以供相關人士進行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裴寶蘭.淺析初中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應用[J].智力,2021(24):54-55.
[2]田立萍.初中音樂教學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課程,2014(1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