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穎飛
◆摘? 要:一直以來我國教育備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持續加重,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加之校外培訓機構盛行發展,不少家長都為孩子報了額外的課外補習班,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一做法存在較多的弊端,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容易造成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雙減政策”的落地和實施,成為了學校教育發展的機遇,要將“雙減”作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橋梁,優化學校教學結構,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一、引言
“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的教學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師的教學都以“減負增效”為核心,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學策略,以期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文章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探討了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簡單地說,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任何教育的開展都要以習慣養成為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說法,由此不難看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由于數學學科的屬性,小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繼而影響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學生的習慣轉化為學習上的興趣,從而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配合教師,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另外,“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學生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積累和延伸,有利于更好的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助力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
三、以雙減為橋梁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
1.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之前,教師可以以激發興趣為基礎,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興趣就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上的動力,使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實現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例如,在“圖形的運動”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分析學情會發現,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較強,作為活動課,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組織折、畫、剪等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2.增強課堂上有效的師生互動
大部分小學生的性格都是活潑好動的,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時常發生學生“走神兒”、“開小差”的問題,這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之一。“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進一步引起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增強課堂上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在互動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避免學生學習思維的固化發展。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課堂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幾分之一,能夠用正確讀寫幾分之一,在這個基礎上,能夠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景,如教師提出問題:“一半是多少呢?一半是怎么分的呢?”,將學生帶入思考狀態,然后引導學生建立對分數的初步認知。在問答過程中,有利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一切教育活動的開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雙減”背景下,學校教育面臨了全新的挑戰,教師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教師通過聆聽學生存在的疑惑和學習上的問題,調整教學思路,更換教學方法,以便更好的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層層遞進的進行知識的講解,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例如,在“簡易方程”課堂教學中,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難免會存在諸多的疑惑問題,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鼓勵學生提出存在的疑惑,然后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方案,優化教學結構。可以從分析天平的特點入手,一點一點的引導學生學習簡易方程,深化學生對方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優化學生的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針對的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和課外補習負擔,自“雙減”政策出臺后,各地區均在政策的要求和指導下對學生的教育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制定了全新的教學方案。教師可以將此作為橋梁,優化作業設計,通過布置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在控制作業數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設計作業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確保作業的趣味性、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和生活化特征,使學生不再將做作業當做是一項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認知,起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打開了學校教育發展的新格局,促進了學校教育的公平和統一,維持了學校教育的教學秩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時,可以將“雙減”作為機遇和橋梁,優化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確保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祁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周刊,2021(10):33-34.
[2]趙淑芳.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探究興趣和學習習慣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80.
[3]齊海英.好習慣,助推學習成長——淺談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J].科幻畫報,2021(0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