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小學數學也進行了系統性的改革。教師在教學時從學生的自身性格特點出發,利用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與引導。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發展。通過創設生活情景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專注力以及注意力。提升數學在小學教育中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具體策略
1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校課程的改革也進行了深入的規劃。對于小學數學中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思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數學教育中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方針,切實提高小學生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會自主學習,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通過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今后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將圍繞著小學數學生活情景開展簡單的分析與探究。
2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小學數學是學習過程中的重點科目,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由于數學知識晦澀難懂,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望而卻步,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幫助學生更加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教學,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更好地感受知識,老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該靈活運用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3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
3.1數學課堂缺少師生互動
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問題思考。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習慣了作為課堂的主人,大部分課堂時間采用“一言堂”模式。部分教師認為,若想學生多吸收教學內容,就應該將課堂的教學時間,都用來進行傳授書本中的基礎知識。學生只要認真地聽并且及時地整理筆記就好。長此以往,師生在課堂中沒有互動。學生在傳統教育的限制下,將失去自身獨有的學習方式,遏制邏輯思維的發展。陷入到簡單并且被動的傳統學習模式當中,學生降低自身的學習效率,不利于教師發展、小學數學內容的開展。
3.2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缺少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推動力,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更偏重于自己喜歡的學科。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本身就更加枯燥,基礎知識內容偏多。學生在進行知識梳理時,不能將學習到的知識理論轉化為自身的學習經驗。長此以往,教師的課堂氛圍低下,學生不能提起學習興趣。學習時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有著強烈的厭學心理。這類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3教師課前準備不充足
部分教師在課前的準備不足,在備課時教案中的教學準備完善。但是,進入到課堂教學時,無法高效地利用準備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長此以往,教師對于材料的準備愈發漫不經心。甚至將課程中應用實踐課程材料環節刪除,讓學生一味地進行“死讀書”。學生長時間的對課程內容理解不夠深刻,對問題停留在表面。教師在進行課程準備時,一定要將課程中的操作環節進行再三地研究與思考。確保自身真正的理解并將其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當中。
4開展生活情景式小學數學策略
數學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探索到,邏輯的來源也是根據人們的現實生活所推算出的。因此,將生活化教學與趣味性的小學數學課堂相結合,貫徹素質教育所指出的不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1多元化的教學與生活情景式教學有效應用
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小學生的眼界以及思維也隨之拓展。現階段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然不能適用于當今小學生的身上。因此,教師應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生活情境式教學相聯系,幫小學生打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思維導圖、等學習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身體的各個感官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小學生此時的思維尚未發育完整,教師應注重學生對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思維模式的發展,幫助學生運用數學更好的去解決生活中暈倒的困難。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二)》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在課前準備了折紙。教師利用多媒體引入教學環節,讓學生想一想多媒體中出現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嗎。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將書面進行投影帶領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在學習后,教師創設生活情景:假如我們都生活在對稱圖形的世界當中,小汽車,小蝴蝶,小房子都是對稱的。教師將折紙發下去根據生后情境進行思考,自己手中所對著的折痕是否是對稱軸線。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結束課程。
4.2將生動的語言與生活情境式教學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追求一切新鮮事物的精力,對于無趣且枯燥的事物有著本能性的抵觸。若是教師上課時一直采用一個聲調來進行教學,不管再怎么有趣的課堂主題,小學生們都會變得昏昏欲睡。因此,教師應將生動的語言結合生活情景式教學,為學生開展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將學生的學習氛圍帶動。通過聲音的改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進行重點教學內容時,抑揚頓挫的語調會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數學廣角─雞兔同籠》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利用一千五百年的古代數學問題進行導入,并出示雞兔同籠的思維導圖,教師根據班級中的聽課氛圍,將題目說出時利用了雞與兔自我介紹的形式,這種新奇的語言瞬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學生通過問題想出解決方式,上黑板前與同學進行分享。
4.3合作學習與生活情景式學習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
小學生在此年齡階段多數以自我為中心,在合作一詞上理解不明顯,仍停留在表層理解當中。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教會學生通過合作共同進步是必然的趨勢。因此,教師應將合作探究式學習與生活情景式學習相結合,讓數學充滿趣味性的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會團結合作意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共同進步;同時,在合作學習的情況下,結合本班學生的性格特點增加競爭機制,教師正確地引導學生之間競爭。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融入到班級集體學習氛圍中。
例如在《分數除法》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創設生活化情景式教學:人每天都要喝水,但是每人要喝多少升水呢?請同學們想一想。教師在板書中提出問題,學生在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后,教師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將剛剛思考出的方法與小組內成員進行分享。
4.4生活情境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運用方法
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不僅要將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結論告訴學生,還要讓學生了解結論是如何得來的,就是讓學生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生活情境開展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體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生活情境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得到鍛煉。
例如老師在講解余數這一門課程的時候,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會按照教案中的內容,按部就班講解課程,將知識一股腦塞給學生,無論學生的接收能力如何,這樣的教學方式失去了數學教學的意義,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老師的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質量低下,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需要老師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是現象來學習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課程的實用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課間活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課間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舒緩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在講解余數這門課程的時候,可以將課間活動和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課間活動在玩跳繩的時候,老師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如果班級里有30名學生,要分成8組,每組應該有幾名學生,學生在面對這一問題的時候,能夠有效進行解決,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簡單的問題有些學生就回答不上來,甚至錯誤百出,其實這類問題和余數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要處理好余數問題,就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門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多學生在剛剛接觸余數的時候,感覺余數這節課程內容較難,學生無從下手,其實學生不是不會做,而是缺少正確的方法。數學雖說是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但同時,數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有關系,老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老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使得數學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4.5通過學生的現實生活創設生活情境
所謂的生活情境,就是創設和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熟悉的事物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影響,強化學生的記憶力,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數學課堂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時候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點滴。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生活情境的重要逐漸凸顯出來,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形,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設計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性,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效用。
例如老師在講解分數的性質這一門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班級里一個學生要過生日,家長給這位學生買了一塊蛋糕,其他學生聽說了也要去分享生日蛋糕,如果將蛋糕分給兩個學生,每個學生得到了多少蛋糕,如果將蛋糕分給三個學生,每個學生有分到了多少蛋糕。在分蛋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情境的有趣和生動,一方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分數的性質,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5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若想將生活情境式教學與小學數學相結合,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貫徹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同時,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會怎樣自主學習,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及時地解決問題,并且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將小學數學教育應用到生活當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雪雅.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關愛明天,2015(07):113-114.
[2]裴對菊.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3):117-117.
[3]張明莉.淺談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3):22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