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海
摘要:數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隨著課程的深入,其邏輯性、科學性越來越強,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到了高中時期,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不利于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對此,本文從情感教學入手,探索高中數學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數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感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進程的加快,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掌握學生的情感特點,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滲透情感因素,這有利于保證情感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情感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
很多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過于注重學生的專業課成績,片面地認為情感教育會弱化教學主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會影響其高考成績,導致情感教學效率比較差。另外,部分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未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情感教學水平比較低。
2.師生情感交流效果比較差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比較難,學生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不能掌握數學知識,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另外,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不夠,不能及時進行交流,導致高中生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3.缺乏教學設計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面臨沉重的高考壓力,導致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對傳統課堂教學產生厭煩等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
現階段,許多高中數學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過于注重理念教學,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育理念,重視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第一,教師應堅持專業教學為主,情感教育為輔的教學原則,發揮情感教學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到集合時,可將章節的重點內容進行提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比如,讓學生想象生活中什么事物能構成一個集合,與子集有什么關系等。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可利用校園網絡建立調查問卷網站,當每一章節內容講授完畢后,對學生進行情感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動態,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需要進行情感設計,提高情感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第三,教師應建立完善的情感教學評價體系,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如建立學生、教師、家庭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保障評價的科學性。教師可根據實際結果來進行教學反思,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逐漸形成完善的情感教學理念,促使教師教學水平快速提高。
2.用情感帶動課堂氛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正面情感,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性格和思想,讓學生的內心受到觸動,進而主動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豐富和改變內心世界。傳統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枯燥乏味,且內容復雜,多抽象知識,導致很多學生將其視為升學路上的大山,對數學學科持消極情緒。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用情感進行情境導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實踐證明,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負面情緒。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乘車方案”的情境,導入對排列組合知識的學習。創設“快遞寄件收費”的情境,導入對分段函數的概念學習。還可以結合各種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對于提高生活效率、優化生活方式等的作用,如支付寶余額和日收益的關系探討、水電費繳納的數學依據、植樹造林的環節資金需求等。在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服務作用后,更容易對數學產生情感上的理解和贊同。
3.用情感優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實踐
利用概念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結合情感因素,設計更靈活的教學方式,通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幫助學生主動思索和實踐。例如,在學習“數學歸納法”時,可以讓學生先回憶走讀的學生會將自行車停在車棚里,自行車通常間距都較小。再創設情境:如果有一個同學不慎將自行車碰倒,其余的自行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通常會回答“自行車會依次碰倒”。然后教師再導入學習內容:數學家就是依靠類似的事例,提出了數學歸納法。通過簡單的情境創設,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層層遞進,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就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4.用情感拉近師生距離,促進學生全面提高
情感教育并沒有教學模板,不能通過照本宣科達到教學目的,需要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經驗因材施教,融合自己的教學熱情,引導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自動自發展開學習活動。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內心情感,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積累一定的文化修養及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與學生達成有效的情感交流,在課堂上與學生產生共識,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學生在教師積極正面的引導下,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關注,進而為達到教師要求而不斷努力。
5.創新教學設計
傳統的統一式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限制性問題,很多學生受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而教學課時有限,教師無法考慮到學生的個性需要。通過創新教學設計,能使教師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將其與情感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在講授參數方程時,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先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劃分不同的層次,再將網絡教育資源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課件,并上傳至校園網絡上,供學生自主進行學習。這種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結語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加快,高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從而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設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推動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敏.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8(10)16:47.
[2]王俊麗.高中數學教學滲透情感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