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梅燕
摘要:數學是小學生必須學好的一門學科,它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知識,而且能把知識與生活充分聯系起來,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使數學教學與德育思想充分結合起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迅速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貫徹德育教育思想,這對于小學生對事物認識片面,不具備正確處理和錯誤處理一件事物的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得德育教育得到有效滲透,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前言
小學數學和其他學科一樣,也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融入德育教育。目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仍面臨諸多不足和問題,影響德育在教學中的滲透效果。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德育教育意識不強,沒有將德育目標充分融入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事實上,從對小學生數學基本要求的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不僅要獲得數學知識,還要獲得更深層次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這一層次的內容研究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全面的培訓。德育教育是一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可以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在今天,我們強調數學知識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為學生創造有利的環境,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當代優秀小學生,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成德育和人文教育發展的重大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公平教育。
1.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意義
1.1培養辯證唯物思想
數學是研究人類文明智慧的寶貴結晶,教師應從把握數學學科發展的基本客觀規律的角度,深入研究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在數學基本概念、計算公式基本定律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思維辯證唯物思維,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積極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表達方式。
1.2培養價值觀念,維護社會進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德育教育不僅發生在社會層面,而且也滲透到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要突破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德育。最重要的是學生如何更準確地學習數學和良好品德的價值,小學生應積極投身數學知識,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而幫助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更好地參與數學學習。
2.小學數學滲透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教育內容缺乏連續性
目前,許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廣泛宣傳滲透德育內容的思想,然而,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最典型的是當許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到學生的道德內容時,他們經常即興給為學生講述一些大道理,這些道理只是涉及教師臨時發現的問題,或許是他們心中只是靈光乍現。雖然這些內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道德意識的形成,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這種滲透方法與數學教學的一般內容是分不開的。如果教師把德育內容引入數學教育,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和完整性,學生可能會對教師的道德教育失去興趣。
2.2教育內容過于籠統
許多數學教師認為德育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對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卻沒有真正的了解。盡管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加入了德育元素,但在實踐中,它不僅沒有對數學教學效率起到絲毫的幫助,還耽誤了教師上課的時間。由此我們得知,小學生需要具體的道德教育和實踐范例,而且要與生活有關。
2.3缺少對學生的習慣教育
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和個性發展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才能為每一個學生自身構建更為高效的德育文化教學實踐課堂。然而,在德育實際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只從表面上將德育滲透到教學中,難以關注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德育問題,進而使得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逐漸喪失其教育意義和教學價值,也無法促使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
3.1聯系生活實踐,內化社會規范
如果數學與體現學習生活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那么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就很容易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制定廢物分類的活動,教師可以制定廢物分類原則。這樣的話,學生們不僅意識到大量的垃圾和回收材料以及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需要對廢物進行分類;然后學生們討論廢物分類的好處和保護環境的方法。對應用問題的考慮和討論避免了大量的教學語言,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心態。
3.2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滲透德育知識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很難理解。因此,要想有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應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進而促使教師有效的滲透德育知識。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也可以促使老師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在教學“三角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說明,著名數學家高斯是如何使用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來解決數學發展史上的難題的。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不僅引起了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也通過這個鼓舞人心的事件向學生灌輸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確保了學生學習的狀態。
3.3培養師生關系,注重品德教育
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學生敞開心扉與教師溝通,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學習成果,合理組織學習小組,讓優等生帶領后進生進行有效學習,創造一個相互合作的群體,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全面提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德育觀念的融入,理清正確的學習觀念,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讓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3.4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三觀
積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在教授數學之前,可以通過數學方面的文化教學或數學教科書的內容,向學生普及在數學史上取得長足發展的中國數學文化和人才。例如,被譽為中國近代數學之父的華羅根,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復變函數論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師可以向學生細數偉大數學家的背后的光輝歷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無私奉獻和拼搏精神,這是我們德育教學研究的一個方向。教師能否充分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傳統文化,靈活拓展教學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參與數學學習的必然前提。數學文化的魅力自然是由愛國主義塑造的,教師應探索有關知識產權的有趣故事,創作或上傳知識產權歷史視頻,或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我國歷代著名數學家的歷史和成就,讓學生感受中國深厚的文化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念。
4.結語
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要負起德育教育的責任,充分發揮數學教材的作用,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將生活與實踐等手段結合起來,以德育學習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從細微之處滲透德育教育,把德育化為春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朱健華.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師博覽,2021(36):73-74.
[2]李曉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新課程,2021(51):231.
[3]彭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J].吉林教育,2021(34):52-53.
廉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研究》(課題號2021LJY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