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
摘要:核心素養教學意義正確解讀就是對于核心素養同學科觀念、三維目標、學科知識三者之間互相聯系的解讀。教學和學習評價相輔相成,引領核心素養完成的重要手段即素養評價。依托新型評價體系,素養評價的地位逐漸升高。以往高考學科知識特點舉例,從多方面剖析核心素養教學方向,比如認知困難情境等,進而從實踐角度提出多種不同核心素養教學策略。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身心智、適應社會發展。而核心素養則是學生多方面成長要求的“產物”。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單元教學
引言: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多按照教材編排的“單元和課時”順序進行教學,忽視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并且對教學缺乏整體性把握。教師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和問答法等教學方法,相應學生沒有成為教學主體導致其地理學習熱情減退、思維發展沒有形成關聯結構與拓展抽象結構,并且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遠遠不夠。在當今新課程改革著力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步調下提倡高中教師“用教材教”,教師選擇、整合教學內容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過程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益于對學生的培養由“知識本位轉為素養本位”。
一、核心素養概念定義
(一)教師核心素養分析
核心素養概念性理解,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教師是否具備核心素養能力也是基本要求。因此,高中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把控很難操作。多數教師前期都是師范畢業生,而教師核心素養的形成則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目的是讓教師全面發展,走向社會,適應工作崗位。那么在師范學校教育中如何培養教師素養?主要從教學課程角度實現,例如:通過教材、教學體系、其他教學載體等。其中,打破固有化學課程教學,重新建構課程教學模式,是教師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向。高中地理課程作為科學專業的基礎核心課,如今出現很多教與學方法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對教師核心素養培育還存在缺失等問題。高中地理教師要直面核心素養發掘以及核心素養與教學組織設計等問題,地理核心素養是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上的一種綜合體現,是由具體的地理知識經結構化、系統化而來。
(二)地理單元教學核心素養分析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新課程改革提出重視問題教學、開展學生思維結構評價、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與關注學業質量水平等教學建議,將單元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建議相結合來闡述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單元教學策略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故學科核心素養為單元教學策略的提出與實施指明方向。地理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與地理實踐力,不同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內容側重培養學生一種或多種核心素養,故地理核心素養對不同主題的“大單元”起引領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策略
(一)明確教學計劃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期教學計劃與任課時數,宏觀上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把控,并按照知識關聯性將學期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主題的“單元”,并明確不同教學單元的“名稱”以及完成整個教學單元所需的課時數目。例如,教師在進行地理必修一“水文”大單元教學時,可以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為水循環相關內容;第二課時為我國降水與洪澇相關內容;第三課時為洋流相關內容。在單元教學的基礎上確定課時教學計劃并明確每個課時之間的聯系。無論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還是課時教學計劃,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引導教學既是新形式下高考體制的核心功能,也是基礎教育對高考的現實需求。其實,我國前幾年年就提出將“核心素養融入四層四翼”體系中。比如:從基本教材內容出發,體現知識深度層面剖析。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突出學科必備知識和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考查學生多方面能力。通過合理的問題設置,突出重要學科思維的考查,主要體現在證據關聯、邏輯推理等方面。當下高考考點注重日常評價體系,存在巨大導向價值。與此同時,近兩年高考地理試題在應用情境設計、素材與信息供給、問題設置等方式上,展現綜合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地理單元學習能力的趨勢。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實際生活案例、新聞案例更能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引起學生思考與共鳴。例如,教師在進行地理必修一“大氣”單元教學時,可以提供實際民航飛機飛行高度資料、新疆吐魯番地溫和氣溫區別視頻等,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同時,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故地理實踐活動在地理教學中不可忽視。
(三)重視學習過程,綜合評價過程與結果
新課程改革強調開展學生思維結構評價,即學生通過學習后表現出來思維水平。思維結構分為無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與拓展抽象結構,傳統“教教材”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思維發展多為單點結構與多點結構,即解決問題時僅考慮一種或幾種要素而不能建立合理聯系。教師在進行單元教學時要制定過程性評價量表,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行過程性評價,保證教師了解學生個性特點及其優點、不足,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鼓勵或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同時要開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生自評與互評,學生在自評與互評的過程中教學,并約束自身不良行為,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結束語:核心素養發展尤為重要,雖然多數教師都在學習初期,但伴隨我國的持續發展,核心素養建設就會逐漸壯大。素質教育將會突破,新課程改革必定發揚光大。中國教育經歷一個重大變革,學校是教育教學開展的基礎,緊跟時代潮流,結合社會發展是學校課堂建設需要完成的重要舉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為我國持續不斷發展事業。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深層次彰顯課改教育理念。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國家發展戰略在教育領域中的完整體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教育主要措施以及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龔大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J].科技資訊,2020,18(18):187+189.
[2]李采. 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大單元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3]魏圣梁. 基于單元教學設計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綜合思維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4]隋艷.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地理課程的實踐教學[J].東西南北,2019(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