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琳俐
摘 要:新課改之后,數學閱讀教學得到高度重視。然而,因為數學閱讀材料在數學教材中占據很小比例,加上缺少明確目標和要求,不關聯升學考試,因此,一些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其作用和價值,對其有所忽視,從而影響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及數學教學成效。基于此,本文分析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閱讀材料教學策略,希望給廣大教師提供教學新思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閱讀材料
引言
在數學學科中展開的閱讀學習活動被稱為數學閱讀,數學閱讀教學指指導并組織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和材料,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數學閱讀的意義重大,不僅能夠發展學生數學語言,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學生的數學研究意識和已有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想與高尚品格。
一、初中數學教材中閱讀材料的價值
現階段,數學領域提高對閱讀材料的重視度,主要是其具有很高價值:第一,開發并利用閱讀材料,能夠促進學生求知欲望的產生,使其主動探索數學知識。這是因為閱讀材料可將學生問題意識激發出來,同時以生本理念為基礎,支持學生大膽探索,有利于將數學解題思路尋找出來。第二,閱讀資料有利于將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出來。在閱讀材料引導下,學生可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其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為學生良好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提供支持和幫助。第三,閱讀材料有利于學生學習并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從而將良好條件提供出來,以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第四,閱讀材料的開發與利用能夠提高學生實操能力和想象力。部分閱讀材料能夠使學生的經驗與知識相結合,增強其真實體驗感,以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第五,閱讀材料蘊含數學文化、數學史,可以發揮教書育人作用[1]。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閱讀材料”的教學對策
(一)發現閱讀材料中問題,構建抽象問題模型
教師以教材中閱讀材料為基礎,適當補充相關課外內容,使學生視野得以開拓,知識得到深化。這要求教師應用配套措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成效,如寫出閱讀體會、總結材料等。或者教師圍繞材料內容,舉辦手抄報比賽,并在班級中展示優秀作品,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助提升。學生學習閱讀材料時,必然從中發現一些問題,可以將抽象問題的模型構建出來。
比如,在學習《二次根式》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材料:螞蟻和大象一樣重嗎?通過閱讀材料,學生可發現抽像化問題,即平方根,從而有效融合科學性與趣味性。在此過程中,學生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過來,他們會不由自主思考二者的體重,并且聯系大與小的關系,同時產生疑問,這個結論怎么得出來的?之后建立這個問題模型,借助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開拓了學生視野,實現深入理解和內化知識目的[2]。
(二)把握閱讀材料中信息,提升想象力、推理力
直觀想象、邏輯推理能力均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借助閱讀數學資料,可以發揮規范學生數學語言作用,對強化學生邏輯性十分有利。閱讀材料中經常運用準確、簡練的數學語言,特別是一些數學專業術語、數學符號等,學生應該在閱讀中學習提取有價值信息,通過對閱讀材料中圖形、符號等特殊數學語言的思考,實現鍛煉邏輯思維目的。
比如,在學習《圖形與坐標》這節課內容中,學生可以利用特殊“閱讀材料”進一步學習。在學生分析圖形和坐標過程中,能夠鍛煉其使用圖像語言,有利于促進圖像語言和數字語言的互相轉化,充分鍛煉學生語言互譯能力,并且促進推理能力、想象力的不斷提升[3]。
(三)結合閱讀材料和實踐,練習運算和數據分析
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數學教學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閱讀材料,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提升。教師以閱讀材料為基礎,設置一些實踐性活動,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運算能力、分析能力。
以學習《相似圖形的特征》這節課內容為例,教師可借助閱讀材料黃金分割,為學生設置一些實踐性活動,比如教師讓學生找到線段的黃金分割,以培養學生理解和動手能力。或者教師組織學生畫直角三角形,然后找到黃金分割點,教師給予學生必要指導和幫助,有利于學生圓滿完成任務。在學生掌握黃金分割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這個知識點,畫一個正五角星,并體會五角星的莊嚴雄健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運算能力、分析能力、實操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強化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有利于幫助教師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四)挖掘閱讀材料的數學史,發揮教育作用
新課改之后,數學課堂更加注重滲透和應用數學史,華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中部分閱讀材料實際是數學史,教師可將閱讀材料的特征抓住,使數學史的教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過潛移默化熏陶學生,促進其數學素養的提升。
比如,在講解《圓中的計算問題》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材料古希臘人對大地的測量,引出圓周率概念。與此同時,借助多媒體講述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劉徽等與圓周率之間的發展史,讓學生對其中的辯證關系進行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素數學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民族感、自豪感,培養探索科學的精神,與此同時,還能鍛煉學生想象能力、創新能力,開拓學生思路,使其從多個角度出發,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4]。
再如,學習《簡單的隨機抽樣》這節課內容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材料空氣污染指數,讓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情況有所了解,使其充分認識保護環境重要性,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并引導學生付諸于實踐中,能夠很好的發揮教書育人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在核心素養基礎上,科學合理應用閱讀材料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的提高,使數學課堂的內容豐富多樣,并且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三觀,實現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教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安偉. 基于閱讀材料視角下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9):106.
[2]方勝. 讓知識分享成為數學課堂的常態——初中數學"閱讀材料"的有效應用[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7):57-58.
[3]袁麗華. 初中數學閱讀材料的開發與應用[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7(2):59-60.
[4]萬濤. 數學新題型"閱讀材料題"分類探析[J]. 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20,27(11):19-22.00820CFD-9CF4-49B1-B4B1-0E1AAAB3B9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