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關鍵詞:小班幼兒;閱讀能力;策略研究
目前的幼兒教育大綱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在日常的幼兒教學中要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利用繪本、插畫等實物引發幼兒的求知欲,從而為幼兒的小學教育奠定閱讀和書寫的基礎。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已經成為了幼兒教師重要教學內容,一個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增加幼兒的知識儲備還可以增加幼兒的語言詞匯從而提高幼兒的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
一、選擇適合幼兒的閱讀資料
小班幼兒的身心還是處于剛剛發育的階段,對于單一枯燥的長篇文章并沒有興趣,反而顏色鮮明、有動畫插圖的簡短故事書可以引起幼兒的高度注意力,這些故事書在大堆的圖片中會插入簡單的漢字,幼兒通過閱讀故事書可以學習簡單的文字,同時這些故事書大部分都是從幼兒的認知程度編輯的,書中的圖畫、故事情節都可以激起幼兒的強烈興趣,吸引幼兒繼續閱讀。幼兒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故事書,動物類、植物類、童話類等,放在幼兒可以自由拿放的地方,方便幼兒自行閱讀,從而促成幼兒自主閱讀的習慣。
二、建立適宜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興趣
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還可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所以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沒有雜音、充滿陽光的地方作為閱讀專區讓幼兒進行閱讀,另外在閱讀專區要配備足夠數量的圖書,確保每一個幼兒都有書閱讀,同時要及時更新圖書,讓幼兒能夠讀到新的故事,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三、養成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正確的姿勢
正確的閱讀姿勢可以讓幼兒遠離眼睛脹痛和近視的煩惱,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正確的閱讀姿勢讓幼兒進行學習,坐在課桌前進行閱讀的時候要求幼兒將身體坐直,圖書和眼睛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并注意光線的問題,防止強光刺眼,如若沒有坐到桌子前閱讀,可以讓幼兒把書放在大腿上或者將圖書舉起來和眼睛齊平,并把上身調整到筆直的狀態,
(二)正確的翻閱
小班的幼兒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大多數都是隨意翻看,遇到喜歡的內容就從哪里開始閱讀,不喜歡的會直接跳過,這樣的翻閱方式容易讓幼兒漏過一些有用的信息,無法達到讀書的真實目的,所以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學會正確的翻閱方式,引導幼兒從書本的第一頁開始逐頁閱讀,增加幼兒的順序意志。
(三)正確的“讀圖”
小班的幼兒對事物的認知水平較低,對于一些絢麗多彩的圖畫感興趣,反而對于簡單的單調的文字沒有興趣,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多準備一些面積大、色彩絢麗的圖書,領導幼兒先進行讀圖,通過圖片的吸引抓住幼兒的眼球,從而為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
四、采用多樣的閱讀引導方式帶領幼兒閱讀
(一)個別化閱讀
對于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幼兒來說,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閱讀,更不用說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先對班級的幼兒做一個全面的調查,根據幼兒不同的閱讀水平進行個性化的培養,在教授的過程中因為需要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所以幼兒教師要增加自身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切記不要拔苗助長。
(二)設疑式閱讀
設疑式閱讀其實就是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增加幼兒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例如在學習《小毛驢》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先將小毛驢的圖片展示出來,然后再提出一些關于小毛驢的問題,小毛驢是什么顏色的呢?小毛驢背上有沒有背東西呢?哪個小朋友看完了可以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呢?幼兒會帶著教師的問題進行閱讀,這時候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已經被教師充分的激發出來了,幼兒在找到答案后會爭前恐后的進行回答。幼兒教師在聽到回答后,要多多鼓勵幼兒,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培養小班幼兒閱讀習慣時,要從閱讀環境、閱讀讀物、閱讀興趣、閱讀方式等方面同時進行,同時幼兒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豐富自身的閱讀經驗,善于總結和創新閱讀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幼兒愛上閱讀,懂得閱讀帶來的快樂。幼兒的閱讀習慣需要慢慢的培養,需要教師或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閱讀中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于幼兒的一些閱讀感想,教師和家長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塑造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參考文獻:
[1]修萌.基于繪本的幼兒園戲劇教育活動設計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2]史林吉.試論繪本閱讀對幼兒情感教育的意義[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