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核心素養教學不僅影響到學科教學效果的提升,還影響著學生未來發展的方向。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是學科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這是因為學科核心素養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還要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深化學科教學的內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樣看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就顯得格外重要。在新疆農村地區,由于地域的偏遠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過去常常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影響教學效率提升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也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各方面素質進行培養。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疆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嘗試利用核心素養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率,并以此為教學突破口,希望能夠切實保證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完善。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有效教學
前言
當前,新疆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仍在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造成了學生興趣上的缺失,也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新疆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教育核心,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優化教學策略,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接下來,筆者將依據自身教學經驗來談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一、首先,教師要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
語文作為一個大學科,包括了一系列較為復雜而棘手的知識,教師必須整合教學資源,構建全面的課堂教學。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傳統教學法進行創新,并積極設計和實施一些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較強的興趣開始閱讀,在閱讀中多動腦筋,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思考和評價,從根本上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自主性。又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相關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推理思維,解決類似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夏日絕句》一文的教學中,在闡明其內容和情感的同時,必須對理解詩人生平、行為、創作背景、詩歌內容等方面進行指導。李清照路過烏江,想到歷史上項羽的悲壯之舉,寫下了這首詩。靖康二年,金兵占領中原土地,北宋王朝覆滅,徽、欽二帝被抓,趙構被迫南逃在臨安建立起南宋,這是此詩創作的歷史大背景。而后,趙明誠(李清照的丈夫)成為建康知府。有一天,城內發生了一場暴動,趙明誠沒有想著鎮壓,沒有苦民所苦,而是選擇了逃跑,這是李清照創作的生活背景。在這樣情況下,她想到了趙構,自己的丈夫和趙構的做法沒有任何區別,她為國、為夫都感到恥辱。教師可以以此為例,把詩的內容與詩人的創作背景聯系起來,抓住詩人的總體思想和情感。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注重對人與世界的理解,掌握以后詩歌欣賞時的學習方法,鑒賞詩歌,獨立感知文本,提高學習效率。
二、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假如老師將知識完全用灌輸講述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像機器一樣無意識地接受知識,那么整個班級就是失敗的,這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反之,如果教師不再在課堂上過分注重自己,而只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把語文課堂當作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那么,新課程就真正引入了教育理念,使全班同學們都有了學習積極性。
以《寶黛初會》為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寶玉、黛玉的人物形象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質疑,比如賈寶玉到底是封建人物代表者還是推翻封建主義的代表者?林黛玉為什么謊稱自己只些許認得幾個字?在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者開展課堂辯論會,促進學生思維的充分發散,集思廣益的對寶玉、黛玉這兩個人物進行分析和理解。然后,老師會安排各組的代表來回答問題,如果各組還是不能回答,老師可以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鼓勵他們大膽提問解疑。然后,教師將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并詳細講解。與此同時,面對一些敢于探索問題、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教師也應給予表揚,促使學生及時找回學習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
現在小學的語文教師在教育中要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關于語文這一學科的知識,大多來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一切知識都與中華文化緊密相連,密不可分。老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文化知識,包括傳統文化知識和民族文化知識,使學生從文化知識中認識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并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產生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葡萄溝》這篇文章的講解中,我們這樣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愛吃甜甜的葡萄。我國有許多地方都出產這種水果,但是產量最多、味道最甜的,就是我們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出產的葡萄,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參觀新疆出產葡萄的一個地方。”由此引出課題《葡萄溝》,并板書課題。在新疆小學生的心中,葡萄溝他們并不陌生,種植水果也是他們民族的風俗文化,這樣的導入可以充分引起他們的注意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新疆其他的地方,讓學生們進行討論交流,并根據討論交流寫一篇關于“推薦新疆文化和地區景點”的調查報告,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會地區文化內涵。這種方式能進一步增加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讓學生樹立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的責任心。
四、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
為了適應各行業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進。這樣可以使更多的教師意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價值,并在實踐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對教師而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相應地減輕了教學壓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學方法,很好地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增加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更愿意專心聽課,聽從老師的指導,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內容,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學相關圖片和視頻,帶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大改善了學生閱讀枯燥的問題,促使學生以更新穎、直觀的方式進行深入的學習。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疆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積極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在依據教材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語文學科素養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作為一名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開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和學生共同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前進,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強.淺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讀與寫,2021,18(2):52.
[2]羅小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21(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