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苗
關鍵詞:初中化學;逆向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需要更多地關注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要秉承深度學習的教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搭建深度學習的階梯,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解決化學問題
每個化學題目都有其適用的解題思路,如果學生不知道靈活變通,就很容易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這樣一來,雖然他們最終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但是所使用的解題時間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過于復雜的解題過程還會降低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從中尋找更優的解題思路。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逆向思維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能夠促使學生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針對性地實施自我優化,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其整體的學習信心及學習動力,同時為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提供支撐。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培養策略
(一)精心設置問題情境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啟發和引導,而課堂提問是教師啟發和引導學生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學習“生命之源———水”一節時,根據學生對于水比較熟悉的情況,教師讓學生思考:我們日常的飲用水主要來源于哪里?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水,存在著怎樣的問題?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會聯系生活進行思考,并且了解人類飲用的淡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人類要倡導節水意識,而目前水污染情況是較為嚴重的,全人類需要強化節水觀念。在學生對水有了初步認識之后,也產生了對水進一步了解的探究欲望,教師趁此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對于我國及世界的水資源進行全面了解,根據水污染的嚴重性,提出治理措施,促進了學生對于本節知識的內化。
(二)一題多解激活逆向思維案例
“牙膏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生產牙膏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一種摩擦劑,這種摩擦劑是將一種礦石經過各個環節的加工,然后制作而成極為細小的CaCO3粉末,根據生產的過程和反應過程寫出化學式,并將其轉化成化學方程式。”這道題目中的題眼是礦石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在過程中生成的物質是什么,根據資料可以看出已知最后生成的是CaCO3的沉淀物和H2O,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從后向前推導題目,也就是逆向思維來分析,然后推導出答案。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老師在講解題目時要抓住題目中的矛盾點來設計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在化學學習和做題過程中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敢于對課堂知識提出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逆向思維。化學這門學科跟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因此在教授化學這門學科時,不能被教材內容限制住,只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更應該聯系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結合到課堂內容給學生講解。
(三)解讀定理,調動內在思維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難以在課上平衡習題訓練時間和定理解讀時間的比重,時常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盲目采取“題海戰術”,甚至會應用“填鴨式”授課方法來解讀化學定理,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活躍起來,無法形成良好的逆向思維意識。為了培養初中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化學教師應當重視定理解讀,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以其喜歡的形式來展示定理,引導其進行逆向推理,時刻關注其學習反饋并隨時調整授課節奏,以調動其思維活力。教師還要在細致解讀定理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探索逆向思維方法應用的可行性,給予其充足的研究時間,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逆向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化學教師應注重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了解問題所在,可以以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逆向思維,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逆向思維是一種具備綜合性、素養性的思維品質,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基礎,促使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竇尚輝.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J].吉林教育,2020(33):77-78.
[2]于敏.淺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6):128.
[3]張志睿.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20(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