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涵
摘要:手工課程設置的初衷是基于美術教育的角度,通過讓學生接觸豐富而廣泛的美術元素,以及大量的手工材料,增加學生對美術這一抽象藝術的感性體驗,進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其實踐和動手能力。特別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迅速崛起,對具備文化審美與創新思維的人才需求愈發旺盛。這一需求落腳于現實的學校教育中,也對小學美術手工課程的創意教學提出了更長遠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意手工;教學策略
創意手工制作是小學美術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它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實現手腦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基于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創意手工制作教學,通過轉變相應的教學思想,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制作空間,不斷挖掘學生的美術潛能,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美術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個體素質發展。
一、當前小學美術手工課程創意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手工課程開展的時間、空間有限
雖然新課改已經在全國各地有力推行,但應試教育仍是當前部分學校教學的主要方式。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美術課程整體排布缺乏科學性。而手工課程本身需要占據一定的課堂時間,小學生初步接觸創意手工,也需要時間去熟悉材料、動手操作,才能將自己的創意表達出來。但是受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一過程并不能完整地落實于課堂中,學生的創意與熱情得不到充分展現。
(二)現有教學方式啟發性不足
美術課程的特色在于其藝術感與創意思想,這不是靠課本上的字句描述與圖片就能展示出來的,學生對美術這門抽象藝術的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獨具啟發性與創意性的教學設計。但是小學美術課程并有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創意手工課程也多流于口頭,抑或簡要演示、簡單帶過,學生能夠完整參與創意設計與制作的機會非常有限。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啟發性的教學設計,導致現有的美術手工課程并未起到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啟發其創意思維的作用。
二、小學美術創意手工教學策略
(一)豐富手工材料,培養動手能力
美術元素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美的認知,教師應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美術元素。美術手工課程涉及大量的制作材料,不單單是顏料和彩色紙筆,手工材料的范圍可以非常廣泛。因此,教師應擴大對手工材料的選擇范圍,進一步豐富手工課程,讓學生參與到美術材料的準備中,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并從中獲取更多的靈感源泉。教師可以提前同學生確定手工課程的主題,讓學生自主構思作品,鼓勵學生從生活廢棄物中尋找手工材料。這樣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將美術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其發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鼓勵學生從生活廢棄物入手,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通過對廢棄物進行創意設計,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材“廢舊物的‘新生命”這一節課的教學中,就為學生提供了變廢為寶的思路。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與這一手工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準備舊紙盒、剪刀、畫筆、膠帶等材料,大膽將自己的創意展現出來。許多學生本身對美術興趣濃厚,創意想法也很多,但是因為動手能力不足,即便萌發了新奇的想法,也很難僅靠自己動手來將創意創造出成果。因此,教師應提高對手工制作環節的重視程度,豐富手工課程的制造材料,為學生打開創意的大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要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學會應用美術元素,培養手工設計的思維與習慣,進而保證其創意能夠得到準確呈現。
(二)拓寬課堂邊界,啟迪創新思維
美術教育的意義在于對學生的精神感染與審美塑造,比起知識性的教學,小學美術更注重精神體驗。從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對其重視程度普遍不足,而入門階段的小學美術教材內容編排也以簡單和趣味為主,學生很難從現有的美術教學中獲取深度的審美體驗。手工課程的重點不應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應延伸至動手之前的創意與設計環節,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要求學生具備審美水平與創新意識。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設計,設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升美術教學的深度,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美術教材“讓剪影動起來”這一課中,提到了剪影這一中國傳統藝術。通過對卡紙進行對折、描畫、裁剪等,最終呈現出一定的視覺造型,進而表現出特定的美術價值。在帶領學生動手剪紙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展示中國的剪影文化,讓學生了解一張卡紙可呈現出的形象之復雜、寓意之深廣,鼓勵學生基于形象塑造與情感表達的角度來設計剪影形象。
(三)多維呈現,提升創意手工實踐能力
教育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教師想要提升教學實效,就必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特別的手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廢棄物,其實都是很好的教學材料,因此,根據主題要求,通過有意收集材料來完成作品創作,是提升學生創意手工實踐能力的有效捷徑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找一些廢棄的瓶子,通過給這些瓶子涂顏色,使它成為藝術品。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材料,然后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完成創作。為了保證收集材料的安全性,教師必須要與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將收集任務告知家長,讓家長帶領學生收集材料,從而保證收集工作的安全性。
三、結語
總之,小學美術創意手工課是鍛煉學生的審美技巧與審美能力的重要平臺。在美術教學特別是手工創作活動中,教師可嘗試借助多元化的美術教學完成對學生的手工技能訓練任務。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有對美術創作的各個環節給予相應的重視,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韓俊麗.美術課堂上的創意手工教學案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17):162-163.
[2]陳黃子靜.談小學美術中的創意手工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4(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