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曉萍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深度教學”“深度學習”等理念,愈發強調“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知識,以此發揮教學最佳效用”。由此出發,本文著眼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對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數學深度學習展開了分析,先討論傳統教學阻礙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的影響因素,再圍繞“思維導圖”的運用提出了關注課前預習、說明課程目標、引領課堂互動、融入生活繪制等策略,以供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數學教學;深度學習;思維導圖;運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4-018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63
“思維導圖”實際上就是一種能夠將抽象思維以具體可以感知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圖形工具,通過在關鍵詞、各級主題之間建立聯系,思維導圖的建立者與使用者均能更準確地把握思維導圖的內容邏輯,從而對思維導圖的相關知識實現清晰、扎實的理解。因此,在數學教學工作中利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實現深度學習,教師應努力對此進行研究和嘗試。
一、傳統教學中阻礙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的影響因素
傳統教學模式中阻礙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學生被動學習和思維發展的局限。傳統模式下,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以教材為中心”居多,并且教師通常會在課程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教材中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只是對教材內容展開探究,收獲自然也是有限的,甚至會形成思維定式,對深度學習無益。而占據主導地位的教師習慣于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阻礙了學生對數學的自主思考,無形中降低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限制了他們思考能力的積極發展,同樣對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大為不利。
二、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的路徑與方法
(一)關注課前預習,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學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學習數學知識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能夠極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預習的重要意義由此凸顯。若沒有做好預習工作,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就不高。也就是說,在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課前預習活動,引導學生提前自學新知,讓他們在自主繪制和分析導圖的過程中,了解課程教學的基礎內容及核心要點[1]。通過在“思維導圖”支持下預習新知,學生能夠提前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形成一定了解,能夠初步建立較為清晰的思維體系,明確不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內在邏輯關聯,并了解自身出現的思維薄弱點。在此基礎上,學生自然可以在后續學習活動中更輕松、迅速、準確地理解知識的深層內涵,從而實現深度學習。但是就現階段來說,大多數師生對“思維導圖”與“課前預習”的結合都不夠重視。部分教師不注意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并提供導圖材料,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思維導圖”預習習慣,阻礙了他們對知識的提前認識、對數學內容邏輯關系的提前梳理。這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深度學習目標的實現。這明確提醒教師如果想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數學深度學習,就需要給予課前預習更多關注,提前給學生傳授繪制導圖和解析導圖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建構知識體系、理清邏輯關系的基本方法并能在深度解讀導圖的過程中,確定自身課堂學習的主要努力方向。為了保證學生預習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應主動為學生提供能夠幫助其預習新知的導圖材料,引導他們展開自學。在學生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預習任務單等形式,為學生指明預習方向,讓他們找準自己的預習切入點,以此構建結構完善的導圖體系,體現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中的價值,進而實現深度學習的終極目標。
(二)說明課程目標,指明學習方向
無論對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而言,清晰的目標都必不可少,這是實現“深度”教和學的必然支持,也是“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向之一。尤其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如果教師可以準確說明課程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學生自然能更好地找到學習方向并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探究數學知識。反之,如果教師沒有準確說明課程目標、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困惑、迷茫等情況,“深度學習”自然也就成了空想。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初始階段,利用思維導圖向學生講述課程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為了達成目標學生需要付出的努力,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明確了自身在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度等幾個方面需要達到的目標,據此制訂完善和高效的學習計劃。然而在當前教學環境下,有一些數學教師仍舊不注意給學生說明課程目標,學生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沒有準確方向的,效果自然差強人意。因此,教師應該以促進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為目標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借助導圖說明課程目標,將學生課上需要探究的知識內容以及需要探究到何種程度一一呈現在導圖中,以結構清晰、枝干分布合理的思維導圖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讓學生在解析導圖的過程中制訂目標精準、內容簡潔和形式新穎的數學學習方案,并在方案的引領下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并能深度研讀數學知識的深層本質。這樣一來,學生找到了正確的知識探究方向,學習思維更加清晰,并始終向著目標努力,自然能夠逐步實現深度學習。
(三)基于數學問題,引領課堂互動
有效的互動模式是構建高效課堂、擴展學生思維深度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讓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靈活組織互動活動同樣不容忽視,而問題是促進師生、生生互動的跳板。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或獨立探究思考,或與教師和同學展開討論,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內容展開深度探究,從而幫助他們達成深度學習。這也意味著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基于數學問題引領課堂互動,以問題作為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其自主意識的有效載體。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難度層層遞進的問題,并將其整理成“思維導圖”,使思維導圖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問題樹”,進而在課堂上以展示導圖的方式提問,引導學生由簡入繁地思考問題、展開互動。在導圖的啟示下,學生按照導圖上問題的邏輯順序展開思考和探究,在思考的過程中逐一解決數學問題,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呈現層層遞進的狀態[2]。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在這方面表現得都不是很好,他們并不注意用“思維導圖”整理問題,而是依舊采用“隨機提問”的方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雖然能圍繞問題展開互動和思考,卻難以對問題及其答案形成體系的把握,也就無法達成深度學習。因此,在“思維導圖”與“學生深度學習”的數學教學環境下,教師必須注意導圖與數學問題、課堂互動的有機結合,合理運用導圖整合并提出問題,并創新展示導圖的方式,以動畫閃現、智能隱藏等方式,增強思維導圖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引領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知識。學生在主動參與互動的過程中,課堂的活躍度以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會明顯增強。29130131-D002-4A08-A9FB-F4B1C25FDD69
(四)融入生活實際,自主繪制導圖
數學與生活存在深度的聯系,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深度學習相關知識,目的之一就是日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反其道而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融入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出發探究數學知識,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以“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高效學習數學,教師可以嘗試融入生活實際,依托生活帶領學生繪制導圖、鉆研知識。然而縱觀當前大多數數學教學活動都存在教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脫離的問題。教師只圍繞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習、繪制知識思維導圖,導致學生對生活與數學之間存在的關系認識不夠正確,影響他們深度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面對這一問題以及“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教育任務,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時必須向“生活化”的方向進行調整。比如,教師直接提示一個生活現象,讓學生圍繞這一現象梳理數學知識,同時要求他們以這一現象為關鍵詞,結合自己梳理的知識繪制“思維導圖”。如此一來,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展開探究,自然能夠實現“從教材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深度學習。
(五)擴展導圖內容,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除了有效互動、融入生活、自主學習之外,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度學習還離不開適當內容的擴展。傳統模式下的數學教學活動之所以會暴露“教”與“學”低效的問題,極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忽略了“適當擴展”的價值。教師通過適當擴展教學內容,有順序地帶領學生學習更豐富的數學知識,能夠輕松增進其學習收獲,最終促進他們深度學習。尤其是教師基于同一知識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分析材料,指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出發全面分析該內容,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相關知識的本質內涵[3]。因此,在學生數學深度學習過程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融入擴展手段,巧借線下圖書平臺、線上數學教學資源平臺等,引入豐富的擴展素材,并利用思維建構擴展資源體系,依托導圖適當擴展適合學生研究并且教材中沒有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同一主題或者同一單元下,不斷擴展自身的數學知識儲備,并在擴展素材儲備的基礎上增強思維的深度,以此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探究。久而久之,學生能夠在不斷擴展學習、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擴展探究習慣,并開始主動在課下探究其他數學知識,從中獲得學習啟發,也能實現越來越“深度”的學習目標。
(六)應用錯誤資源,促進深度糾錯
學生以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同樣是非常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可以在與“思維導圖”結合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有助于“深度學習”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考慮合理利用錯誤資源,構建分類明確、結構清晰的“思維導圖錯題集”。通過“思維導圖”整合學生之前學習中出現的錯題,在導圖的不同層次呈現不同類型的錯題,指導學生重新思考錯題、分析出錯的原因和正確解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順序、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錯誤并改正,能夠進一步掌握與錯題相關的數學知識,從而輕松實現深度學習。但是當前大多數教師設計“思維導圖”數學教學活動時依然存在嚴重的“錯誤對待錯誤資源”問題:一些教師在簡單向學生講解錯題后就不再關心糾錯教學活動,學生在這種狀態下極有可能只是理解了怎樣做對這道題,卻并沒有理解如何不在同類型題中再出現相同錯誤,難以實現對相關知識點的深度理解和掌握。這再次說明教師要想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一定要注意合理利用錯誤資源,不僅要引導學生利用導圖整理和歸納錯題,更要帶領學生分析和解讀錯題,探析出現問題的具體原因和涉及的數學知識點,明確規避錯誤的有效方法和技巧。為了達成這一教學效果,教師要先提高對學生錯題的重視度,調整師生對待錯誤資源的態度,再依托“思維導圖”推進深度糾錯訓練,最終通過“糾錯”促進學生深度掌握相關知識點。借此方式,錯誤資源得到了有效應用,學生的思維深度也能不斷擴展。
(七)發揮總結效用,完善知識框架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還應該關注“思維導圖”最原始的梳理和總結功能,及時帶領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并形成導圖,借助導圖整理數學知識,建構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使其在完善知識框架的同時實現對知識的深度掌握[4]。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導圖引領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讓學生展開針對性的復習活動,促使他們在糾錯和思考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思維薄弱點以及認知偏差,以此提升學生知識掌握和運用的能力。然而,無論是在傳統模式還是當前環境中,教師忽略合理設計課堂總結環節、并未在教學總結環節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的問題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師都直接將“講解完畢基礎知識”視為教學的結束,并沒有充分利用課堂最后幾分鐘時間帶領學生總結知識并繪制“思維導圖”。受此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是零散的,往往難以形成更完善的知識框架,也無法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因此,為了規避這一問題,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利用“思維導圖”的總結效用,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總結課堂教學的知識點、記錄自己不同學習階段的真實表現,讓他們主動梳理知識、整合知識,并將其靈活運用在課堂知識總結環節。總而言之,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知識框架會不斷完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向深度學習的目標靠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圍繞預習、目標說明、課堂互動、生活化學習、擴展教學、糾錯指導、知識總結等方面展開。教師既可以關注課前預習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導圖自學新知,也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導圖提問擴展教學內容、引領課堂互動與擴展教學,這都有助于學生深度學習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葛建華.借圖激思,讓數學思維可視[J].江蘇教育,2020(89):78.
[2] 黃學文.以思維導圖提升課堂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19.
[3] 孫琦.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32):132.
[4] 丁益民.我和我的數學——借助思維導圖[J].新世紀智能,2020(85):4.29130131-D002-4A08-A9FB-F4B1C25FDD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