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相民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的落實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體系逐漸完善,這也就為實現高效教學創造了強大的理論基礎,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們則要不斷精進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去逐漸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從而帶給學生們更良好的學習體驗。對此,本文從“巧用互聯網資源,拓充課堂教學內容”“注重聯系生活,豐富學生認知體驗”“強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三個方向出發,對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高效教學進行了合理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教學;新課改;互聯網資源;認知體驗;課堂評價
時代的發展注定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低效性越來越凸出,小學數學教師也就要意識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必要性,從而就要能夠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認知喜好等內容去進行課堂創新改革,去真正建立起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體系,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能夠引導學生們更充分地利用自身所學數學知識,要真正促使學生們將課本上的文字變為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從而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一、巧用互聯網資源,拓充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小學生學習需求的不斷增漲,小學數學課本上的教學內容也就逐漸顯得“過時”,也因此就需要教師們利用互聯網資源去及時拓充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從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對于小學數學學科的強烈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開授課,也可以大大提升知識的形象程度,這也就降低了知識的理解難度,從而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也就得以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們的數學成績自然會有著明顯的進步。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圖案每——對稱、平移與旋轉”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就可以首先利用互聯網搜集一些由對稱、平移、旋轉得到的圖形的圖片并展示給學生,有效的拓充了課堂教學內容,進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搶答來將這些圖片進行分類,有效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每一類圖片中圖形的特征,進而引導學生自主的總結對稱、平移、旋轉的特征,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上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對圖形進行變換,從而使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圖形變換的樂趣。
二、注重聯系生活,豐富學生認知體驗
數學本是一門來源于人們生活、生產實際需要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聯系實際生活,從而通過補充一些學生們相對熟悉的實例來有效豐富學生們的認知體驗。數學是一門工具,教師要善于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來有效發展學生們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要能夠促使學生們養成在生活中觀察和發現數學問題的良好意識與習慣,這樣一來學生們的數學素養也就會有著大幅度的提升,而學生們在活學靈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更加有利于把握知識的核心內涵。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生活中的多邊形——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就可以首先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什么多邊形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進而引起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然后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等等,”此時教師可以接著詢問學生:“那你們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多邊形的呢?”學生回答:“電動伸縮門、升降架、巧克力盒子、螺絲帽等等。”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這些多邊形的特征,并引出其面積的計算方式等知識點,進而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
三、強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課堂評價是完善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方式之一,對此每一位數學教師都要具備展開多元化評價的專業能力,從而更充分地促進學生們的個性發展。一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評價反饋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具體學習程度,并能夠根據這些反饋去進行適當的教學調整,同時也可以針對一些學生們普遍未能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而另一方面,學生們通過評價的過程也可以及時了解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有效借鑒其他人的學習經驗和技巧,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效果,最終也更加有助于實現共同進步的教育目標。
例如,任課教師在每教完一節課時,就要根據不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對于綜合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表揚,并引導其去進行適當的擴展訓練;對于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首先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提升其學習信心,然后再指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意見,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個性發展,教師也能夠對課堂教學不斷的改進,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去真正依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改革,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或者自己預想中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進而才能夠確保教學模式受到更多學生們的歡迎。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僅僅在于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更多掌握,教師要更加重視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的培養,要幫助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譚丹妮.?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策略探究[J].?成長,?2020(3):1.
[2]溫嵐.?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