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丹丹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的實施,各個學科都圍繞課程特點進行了教學探索和嘗試。分層教學法可以彌補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短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探究如何運用分層教學,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綜合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主動性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初中英語教師仍然采用“滿堂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導致英語教學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英語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廣分層教學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英語課堂上活躍起來,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分析
(一)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很難統一教學進度
在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個班級當中學生的英語成績差異較大,所以不論是在備課環節還是在教學環節,英語教師都必須要注重難易結合,注重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平等化教育。這樣一來,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不得不強調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盡管這些非常簡單的知識已經被大部分學生所熟知,但是只要有少部分的學生掌握得不夠牢靠,那么就必須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強調。這樣一來,對那些英語成績較優的學生來講,就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導致那些英語成績較優的學生無法迅速獲得英語能力的突破和提升。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當中,最大的困難就在于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并且這種能力有兩極分化的趨勢,會隨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而逐漸變得更明顯。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所以英語教師很難進行統一的教學進度安排。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
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個人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思維,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養成。尤其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所以英語教師要更多地以引導為主,才能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但是有非常多的英語教師仍然受傳統慣性思維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改變自己傳統的教育思想。如有些英語教師仍然習慣于占據絕對權威的地位,強迫學生去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英語學習;有的英語教師甚至會干涉學生的英語學習計劃,命令學生按照自己所規定的學習計劃來進行學習。但事實上,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困難不同,現實問題也不盡相同,所以英語教師不應當以這種絕對統一和權威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過度集權化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枯燥乏味,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從目前來看,創新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方式,優化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是增強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良策。
(三)部分教師的分層教學形式運用思路單一刻板
部分教師在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當中,逐漸意識到了分層教學自身的優越性,于是開始嘗試借助分層教學的形式來強化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質量。但是在運用分層教學方法的時候,有些教師只是采用全盤照抄的模式,并沒有根據自己班級的特殊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調整。就比如說有些教師一旦對學生進行了層次劃分之后,就會固定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學生被分到了哪一個層次,從頭到尾只會一直處在哪一個層次當中。即使有的學生一開始被劃分到了較低的層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英語成績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英語教師卻仍然沒有將這些學生向更高層次提升;還有一些開始被劃分到較高層次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英語成績出現了下滑的跡象,這也意味著學生可能是在基礎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可是英語教師也沒有及時地把他們調整到較低的層次當中去夯實基礎學習中的短板。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導致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被固定在某一個層次當中,英語成績的不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
(一)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英語學習習慣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而分層教學正好迎合了新課改的這一要求。初中生由于英語基礎、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著差異性,而傳統的英語教學緊緊圍繞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用一種教學方案面對班級內的所有學生,使得英語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效果顯著,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內容更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發揮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往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自身的主導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師的規劃來進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限制了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把復雜、抽象的英語知識拆解成若干難度層次不同的英語問題,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優化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意識
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意識,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在解決低難度的基礎題時,可以對低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打牢學困生的英語基礎,中、高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鞏固;在解決中高難度題時,英語教師要根據學情對問題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通過啟發和引導,讓中高層次的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也讓低層次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如此,英語課堂分層教學的優勢凸顯出來,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不斷發展。
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劃分學生層次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應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充分發揮引導和組織的作用。分層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教學內容,差異只在于掌握的速度不同。在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英語成績、基礎水平、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同時,分層教學法能夠使所有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對此,教師應從課堂提問、階段性測試、家長反饋等多方面了解學生的綜合狀況,構建科學合理的分層指標,為分層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
例如在學期伊始,教師就可以計劃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對學生一個階段內的考試成績、學習態度、英語基礎、興趣愛好進行記錄,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層。通常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學生英語成績優秀,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自主學習能力強,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B層學生英語成績中等,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能夠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但主動性需要加強,英語思維有待提高,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監督和指導;C層學生英語成績較差,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學習興趣,經常無法按時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和鼓勵,從興趣激發方面著手,逐漸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二)課前預習實施分層
課前預習是一種自主學習行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為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供保障。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因此教師應因材施教,針對各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前預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對課程內容有所了解,并記錄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上著重研究,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在以往的課前預習任務中,教師往往采用統一的任務內容,有時難度過大嚴重打擊了學困生的積極性,無法起到課前預習的成效。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差異性預習任務。
(三)注重發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在進行了不同能力層次劃分之后,英語教師就能夠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將學生轉化到英語學習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權。
比如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Whats this in English?”這一單元教學活動的時候,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代詞的用法,其中包括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談到這些名詞的時候,有非常多的學生是不了解的,那么教師就可以首先提問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的主要定義是什么?你能否舉出相應的例子來進行說明?然后,把較低能力層次當中的學生分別劃分到中級層次和高級層次當中,然后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進行穿插討論。最后教師在進行成果展示的時候,可以只要求能力層次較低的學生來進行成果反饋,以此來檢驗能力層次較低的學生是否完全掌握了這兩種代詞的定義和用法。然后教師還可以進行具體案例的引入,如 Mother andI went for shopping this morning.然后再讓學生仿照自己的思路來運用這兩種代詞分別進行造句。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一定不能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只立足于自己的層次去展開討論。因為,這樣非常不利于能力較差的學生迅速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所以,在完成了學生能力層次劃分之后,教師還要注重增強不同能力層次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法的運用過程當中,也適當地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性作用,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進行抽查,讓他們共同進行問題討論和研究。通過這樣的形式,嘗試去構建不同能力層次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關系,更好地實現以優帶劣促進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營質量提升。
(四)對作業練習進行分層
在英語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作業練習上存在著隨意、重復、煩瑣的現象,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對作業練習存在厭惡情緒,對待作業練習的態度不認真,經常為了應付差事而敷衍了事,使得作業練習淪為一種形式,對學生起不到強化、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隨著英語學習難度的加深,學生在做作業和練習的時候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會受到影響。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對作業練習進行分層設計,給學生設計“階梯式”的作業練習內容,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為學生提供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學習機會。對于A層次的學生要多設計一些綜合運用的作業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對于C層次的學生要多安排一些基礎知識鞏固和積累的作業練習,如抄寫、背誦單詞與課文、完成課后練習等,讓學生在基礎性的作業練習中不斷積累,緩慢提升;對于B層次的學生,作業要介于前二者之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更加靈活、開放的選擇。當學生都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時,教師還要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缺陷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內容。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良好的教學形式。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在課程改革發展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通過科學劃分學生層次、預習任務分層等手段,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推動英語教學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探究[A]∥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776-780.
[2]劉晶. 與時俱進,精準教學——精準教學下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淺析[J].海外英語,2019(13):98-100.
[3]吉成芳.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索[C]. 教師教育論壇(第二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42-243.
[4]鄧映艷. 關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1):171+173.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