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申
摘要:高中數學知識抽象性強,側重于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數學符號多、數學運算量大,在學習時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進而失去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探索適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問題驅動法教學是一種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其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僅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驅動;教學探索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認為數學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曾經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高中數學知識點繁多,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學生也難以對數學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合理的問題,通過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能動性,點燃學生數學思維的火花,啟迪學生思維,不僅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能使數學課因問題而精彩。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采取問題驅動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意義,能促進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一、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內涵
其實,在學習過程中就是一個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是數學知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應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是實現數學教育再創造的必由之路。在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下,倡導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而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也正是基于這個前提,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參與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教材出發,本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選擇適合學生能力水平的問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同時,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以實現數學教學的價值。在問題驅動模式下,學生親歷知識的產生和發現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策略
1.設計的問題具有開放性
數學思維更側重于靈活性,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對于同一個題目,可以舉一反三、推陳出新,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引發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開放性的問題其解法靈活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激發學生求知欲,促使其思維創新。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開放題已被數學界公認為最具有教育價值的數學問題,對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有促進作用。例如有這樣的題目:如果一個四面體的三個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第四個面可能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這就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沒有固定的答案,最多有六種答案,學生在思考時要分成三種情形,這就需要學生進行認真的思考探索,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道題的重點是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以及學生利用余弦定理對三角形的邊角關系進行判斷,學生要綜合考慮多種情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漏項。開放性題目就具有這樣的特點,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能分成種情境。這樣的具有探索能力的題目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時,學生的思維是處于開放的狀態,會有很多的靈感出現,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增強問題的趣味性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講,人們對自己好奇的事情感興趣。南宋朱熹曾經說過:“教人未見趣,必不樂學。”可見在教學過程中趣味的重要性,趣味能使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為此,在高中數學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設計趣味性問題,利用問題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對數學問題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動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一家酒店有套房100間,若把每日租金定價為160元,則可客滿;而租金每漲20元,就會失去3位客人。每間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務、維修等項支出共計50元。問,如何定價才能賺最多的錢?這樣有趣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相聯系,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加強對問題的匯總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教師要重視對知識的鞏固總結。學而不思則疑,重視對知識對問題的匯總,有反思有反饋才會有提高,這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先決條件。對問題進行匯總,是對所學知識的梳理,使學生能在無序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規律,形成條理層次分明的知識脈絡,這樣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匯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以“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為例,教師在總結過程中要指出重難點內容,尤其是高考中的常見考點,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在這一章節中集合與簡易邏輯、充要條件、映射與函數、函數解析式與定義域、值域與最值、指數與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等相關內容是高考的必考知識點。教師在對知識進行梳理的過程中,通過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突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使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對于學生來說也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為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總的說來,在高中數學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下,問題就成了課堂的靈魂,問題引導著學生主動去探究,參與數學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在提高課堂效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問題,通過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達到學生數學思維的提高,達到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蘇金福.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研究[J].名師在線,2020(12):92—93.
[2]黃國鈺.問題驅動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31):115—116.
[3]高玉敏.基于問題驅動的高中數學創新教學模式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100.
[4]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探究[J]. 張仁.? 考試周刊. 2021(49)
[5] 更新教學模式 開放課堂 放開學生[J]. 申鳳銀.? 中學課程資源.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