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科學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意識為基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了改革傳統的教學教學模式,小學科學教師主動借助思維導圖理順學生的思路,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保障學生實現事半功倍和自主與反思。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做好準備,找準思維導圖的融入點和突破口,逐步分析小學科學教學內容及形式,引導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全面推進小學科學教學創新。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科學課;教學理念
引言
科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課程,實踐性、應用性比較明顯,比較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整合利用思維導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全面豐富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保障科學課能夠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必要的幫助。思維導圖的整合利用具有明顯的育人優勢,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思維框架,另一方面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打破教學常規,凸顯學生主體價值,確保小學科學課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工具和教學模式,主要以圖片、文字的有效整合為基礎,整合利用多種信息呈現方式體現圖文并茂的視覺效果。通過對關鍵詞的有效分析及研究進行不斷的發散和延伸,積極串聯不同的知識點,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因此在推進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利用率比較高,教學效果非常明顯。許多小學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將思維導圖與學科教學工作相結合,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理順學生的思路,避免學生混淆知識點。
二、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課的實踐價值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備受關注,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創造性教學策略的使用要求,借助思維導圖調整教學節奏,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對策,鼓勵學生自由發散、大膽探索,保證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學習。首先,思維導圖與小學科學課之間的結合符合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及創新,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其次,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教師會更加關注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的知識情況,分析學生的薄弱點,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情緒和負面心理。最后,有助于打造品質課堂、精彩課堂,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會主動尋求新的突破,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薄弱點,保障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實現大膽遷移和自主反思。
三、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課的實踐對策
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確保小學科學課更上一個臺階,小學科學教師需要注重循序漸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嘗試新的教學對策。深入剖析小學科學的本質和真諦,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記憶意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逐步形成科學意識。
(一)找準學生的思維起點
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容忽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要求更加嚴格。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思維斷層,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起點,關注學生原有的概念認知情況,鼓勵學生準確認識新的知識并形成完善的邏輯思維框架。在借助思維導圖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前教師需要全面診斷學生原有概念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最終的診斷結果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意愿。學生的自主探究最為關鍵,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分類匯總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視角深入分析各種科學知識,主動模仿教師,采取導圖的形式歸納和梳理不同的知識點。這種教育教學模式有助于理順學生的學習思路,避免學生出現思路混淆,掌握高效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生也能夠實現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順利過渡,留下深刻印象,借助個人所學習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逐步提升個人的科學思維水平。對科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理解,真正實現高效學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
(二)活躍學生的思維
活躍的思維有助于學生實現事半功倍,掌握高效合理的學習技巧。教師需要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點出發,通過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來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指明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找到最終的答案。學生的細心觀察非常關鍵,教師需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行為習慣,點燃學生的觀察熱情。適當提升課堂教學的難度,讓學生能夠詳細的記錄個人的觀察結果,在自主動手的過程之中實現高效分析,活躍個人的思維,提升思維能力和水平。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足,能夠主動遷移新舊知識,全程參與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掌握科學理論知識并主動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擔任相關的角色。思維導圖的利用率比較高,學生也能夠實現自主探索,結合個人的生活概念轉化為不同的科學概念。理清個人的知識結構,在有效整合不同知識點的過程中順利完成知識學習目標。教師只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方向上的肯定和鼓勵,了解學生的知識收獲,分析學生的薄弱點,適當糾正學生的偏差行為,保障學生能夠實現事半功倍和自主學習。
(三)豐富導圖內容及形式
思維導圖的概括性比較明顯,包含不同的類型,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思維導圖的具體內容以及形式,在全面整合的過程中減輕學生的理解壓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和支持。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的關系分析非常關鍵,有的學生自主分析判斷能力不夠理想,出現了許多的模糊認知。教師則可以借助不同的思維導圖呈現方式,通過變換字體以及顏色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讓學生能夠留下深刻印象。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比較有限,存在個性化的發展訴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性,活躍學生的思維,開展團隊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各抒己見,說出不同想法,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展。
結語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非常關鍵,教師需要借助思維導圖與學生共同分析不同的科學概念,發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保證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合理調整個人的學習節奏,實現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楊蘭娟. 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理念與實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2):3.
[2]林華. 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研究[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0(27):1.
[3]劉京月. 思維導圖教學法在小學科學課堂的實踐應用探究[J]. 家長, 2019.
陳婷,1991年2月出生,女,漢。籍貫是湖南省耒陽市,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任教小學科學,現工作單位是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南安小學,郵編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