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剛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創新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和自主實踐,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本文基于新課改的教育背景,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路徑
引言
在小學語文新課標中特別指出了,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要能夠保護學生的求知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到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地學習和探究知識,真正將自主學習模式落到實處。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雖然新課改得到了一定的深化發展,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仍舊存在著一些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中還是占據著主導地位,很多的學生對教師完全的信任,認為教師講解的內容都是對的。因此對于教師絕對的依賴,會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問題,這樣就會使得很多的學生不喜歡思考,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這對于學生的發展很不利。
(二)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相對枯燥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安排語文教學內容的時候過于緊湊,教師講解的時間太長,不能夠給到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而且教師講的內容也比較地生硬,不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興趣,這樣就很難調動學生去主動學習語文知識,主動參與語文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得不到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角,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為目標,將教學理念的創新與教學手段的優化升級相融合,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大有裨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來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只有保障學生產生興趣,才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時,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積極創新課前導入環節,讓學生在個人興趣的指導下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一步,課堂導入尤為關鍵,新穎且具有吸引力的課前導入往往能夠迅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和安排課前導入環節,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主題,保障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主動與老師交流和溝通,積極完成老師所布置的語文學習任務。
(二)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傳統的應試教育過于注重簡單理論知識的說教,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偏少,最終導致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無從談起。為了避免這一不足,小學語文老師需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重點,鼓勵學生深入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獲得更多收獲和成長。情境教學所發揮的作用較為明顯,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語文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感知的過程中自主完成探索任務和獨立思考任務,不斷釋放個人的天性,結合個人已有的學習經驗在主動分析和研究時深入學習,產生更多的學習自信心和能動性。
(三)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
語文課堂中教師要能夠注意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動起來,通過親身的實踐去感受和體驗知識,往往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模式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打造自主學習課堂的重要途徑。而且通過合作還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思維。
(四)對學生采用鼓勵式的教學方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鼓勵是促進他們學習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動力所在,更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所謂自主學習,不僅是需要學生自己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更是需要自己規劃自己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必不可少。教師的鼓勵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例如,在考試后,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了成績上的進步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表揚。取得進步,教師要與學生分享成功的快樂,并進行經驗總結,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不僅沒有進步還退步了的學生,教師更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所在,并共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動力繼續學習下去。在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能一味地責罵學生,而要耐心地教育他們。這也是對教師的歷練。面對學生的進步或是退步,無論是什么情況,教師都要配合學生分析并找出原因,幫助他們重拾自信,獲得更多學習上的快樂。
(五)重視自主學習的評價,教育學生掌握好的學習能力
教師要能及時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教育學生學會重視學習能力的提升,教育學生重視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需求,只要學生盡力了,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肯定和激勵。教師應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教育給學生不同的理解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理解,學會表揚,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育學生收獲學習的才華的累積,不能打擊學生,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的境界中,教育學生收獲快樂學習的喜悅,享受成敗都是一種成功的境界,教育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實現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形成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塑造學生的學習品質,發展學生的認知水平,塑造學生的學習整體質態,進而提高學生全面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焦玉婕.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寧夏教育科研,2012(4):42.
[2]王燦.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軟件:電子版,2013(13):104.
[3]傅彩虹.翻轉課堂下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8(3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