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了小學重要的教學內容,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對其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要素和界定反思展開分析,深入挖掘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并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以期為素質教育作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分析與界定
引言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基本目標,通過相關教學活動的科學實施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認真分析和界定核心素養的要素,在教學中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自然的提出的新教學理念,完全順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旨在培養同學們良好的數學思維、數學概念和數學人文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小學數學學習的必備能力和品格,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提高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之中經過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方法,進一步的激發同學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啟迪他們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讓同學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用辯證的目光看待問題。數學核心素養既需要一定的數學天賦,也需要后天努力,因此,在進行數學這一抽象、復雜的學科學習時,需要同學們不斷的對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進行刻苦的學習和練習,將數學算法、數學算理等數學概念牢牢刻在腦海里,時刻保持大腦的活躍思維,在日常生活中不忘進行相關的數學思考。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有效舉措,也是滿足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涉及數學意識、數學人文、數學思想等要素。其中數學意識主要是指與數學類別相關的內容,包括解決問題能力、空間概念、數學運算等,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常識,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形成個性化的數學思維和解題體系。數學人文強調讓學生始終保持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愿意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了解與感知數學,通過與數學的交流來表達對數學的熱愛,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樂趣。具體而言,針對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和指導,循循善誘,讓學生逐步認識與學習數學,對數學的內涵進行感悟,樹立學習自信心,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而不是畏懼或逃避數學。數學思想涉及極其豐富的內容,包括復雜的建模內容和抽象的推理內容等,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奧妙進行了解,自主探究數學問題,學會用固有的邏輯思維和大量的推理或建模來解決復雜的問題。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界定反思策略
(一)創新教學策略,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其基本的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探究問題、數學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及學習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讓學生學會做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很多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被廣泛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如講述“平行與垂直”的知識點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立交橋、鐵軌等圖片,不僅能讓學生直觀了解“平行與垂直”的特點,快速掌握所學內容,還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二)創建數學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應當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小學生創造數學學習的情景,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小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創建數學學習的情境和課堂推進的線索。通過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找出問題的答案,讓小學生處在數學學習的特定氛圍中,及時的推進課堂進程,幫助小學生培養相關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
(三)理論結合實際,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
數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極強的科學學科,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和最終落腳點在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應當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理論和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小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做到知識的輸出,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將數學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逐步的形成數學思維。
(四)進行恰當的數學習題訓練
小學數學本身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工具性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小學數學知識的應用,例如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體現了平移,樓房在建筑的過程中體現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在人口普查的過程中體現了數學的“數”等等。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囿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課堂之中,而是應走出教室,有效聯系實際生活進行相關的訓練,讓同學們在進行習題解答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提高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符合數學核心素養的要求,將生活知識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同學們進行科學思維的鍛煉,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階段性的開展測評,檢查學生在每一階段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綜合考核效果和應用能力對教學大綱進行針對性的改變,提高數學教學的靈活性和人文性,滿足核心素養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數學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學習宗旨。要想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成績,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詳細分析數學核心素養的界定與要素,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熟練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黃佳明.探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考試周刊,2018,(56):82.
[2]武夢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分析[J].求知導刊,2019,(29):19-20.
[3]周春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小學生(中旬刊),20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