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梅
摘要:音樂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營造符合小學階段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背景,寓教于樂,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音樂學科本身的特性,制定游戲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游戲教學;教學實踐;應用策略
音樂是一種能夠表達人類深刻感情,蘊含著深厚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它可以通過聲音表達情緒,傳遞情感。從知識形式上來看,音樂并不像其它學科一樣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所以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最大程度展現出音樂的魅力,有效提升教學效果,豐富課堂內容。“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將游戲帶入課堂,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將課堂還給學生,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學通過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力與音樂感知力,在游戲中學生的緊張情緒被緩解,便會更容易受到音樂的感染,越容易與音樂中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游戲的存在拉近了學生與課堂的距離,拉近了音樂與生活的距離,緩解了教學的壓力,可有效調節學生身心,讓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接受學習。
一、營造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活潑好動的特點,他們的自制能力較差,不太能一直保持專心聽課的狀態。教師要根據這一時期的學生心理特點開展游戲教學,用游戲帶領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游戲情境給音樂課堂營造了一種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探索音樂的世界。為了讓游戲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選擇與教學主題契合的游戲,讓其能夠和諧融合到一起。因為設置游戲情境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教學,所以課堂的重點依舊在教學上,切莫將游戲與教學本末倒置,導致教學適得其反。
以“彼得與狼”的教學為例,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各類樂器,為了讓學生認識樂器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具有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情境來加強講解效果。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讓教師有條件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作品或者介紹故事背景,讓學生進入主題世界中。然后再通過扮演游戲,讓學生扮演“彼得與狼”中的各個角色,跟著視頻一起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音樂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調動了學生的全身感官,讓學生全身心都認真投入到學習中,充分感受到音樂學習魅力的同時,還收獲了滿滿的快樂,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發展學生主體,注重學習創新
音樂是一種能夠自由表達藝術的形式載體,音樂沒有限制,那么音樂教學也不應該設限。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特點,注重學習創新,發展學生主體,重視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在游戲教學中,學生是游戲的主要參與者,那么自然也是游戲教學的主體。比起教給學生理論性的音樂知識,不如讓學生學會“玩”音樂。有的時候,學生在課堂上突然出現的靈感會比教師編排出的教學內容更適合他們學習。所以在游戲教學中要特意設計一個創新環節,讓學生嘗試著用音樂去表達自我。
例如在學習“小紅帽”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熟悉歌曲之后向他們提出“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表演”的要求。這樣,學生便會主動地跟著歌曲翩翩起舞,盡情將自己沉浸在音樂之中。音樂創作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覺得學生的年紀小,能力不足,故而往往會直接這部分的教學。音樂創作是一種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策略,如果教師忽略掉這部分教學的話,會導致學生的音樂創作力不足,讓他們的音樂學習變得呆板,喪失學習活力。只有不斷有新的音樂元素被創作出來,才能讓音樂發展源遠流長。創新創作是學生學習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學習,才能保證學習的可持續性,才能讓學生的音樂能力不斷發展提升。音樂表達沒有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都能通過音樂來表達自我,即便只有簡單的曲調,簡單的歌詞,教師也要給學生創造表達自我的機會。
創作應該是愉悅的、開心的,教師用游戲的方式對創作進行包裝,在課堂上設計一個“創作小游戲”,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個主題,然后讓學生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思考與想象,以接龍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想到的東西記錄在黑板上,將其作為歌詞,最后根據學生陳述的歌詞進行譜曲創作。當然,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并不是很強,如果學生想出來的句子缺乏語言美的話,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進行詞句潤色。創作完畢之后,教師將全體學生組織起來,當有舞臺活動時展示出來,一起唱響這首共同創作的作品。這樣的創作游戲不僅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產生集體榮譽感,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用游戲聯系生活,增加學生音樂體驗
音樂無處不在,生活中隨處可聽見音樂的旋律。教師用游戲的方式將音符生活化,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傾聽生活中的音樂。例如,民間流傳的山歌,勞動時人們會喊的“勞動號子”,雖然這些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逐漸遠離現代社會,但是學生只要認真觀察生活,便能發現生活中的音樂。教師通過游戲讓音樂教學回歸生活,讓音樂教學融入生活,從生活的角度認識音樂,從生活中獲取有價值的音樂元素,引導學生成功構建屬于自己的音樂世界。例如在學習“春到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一個小游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春天,讓學生尋找生活中有哪些變化可以代表春天到了。有的學生說小草綠了;有的學生說花兒開了;有的學生說小樹發芽了……通過觀察生活的游戲讓學生的音樂學習更加貼近生活,將音樂教學生活化,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拉進學生與音樂的距離。
總之,游戲的參與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富有活力。游戲教學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起教學結果,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通過營造與教學主題相符合的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自由徜徉。設計各種課堂小游戲,為學生提供各種創作機會,鍛煉他們的學習膽量,讓他們敢于在音樂的舞臺上去展示自我、展現自我,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效提升音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君.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6(11):2.
[2]黃華.小學音樂課堂中參入音樂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旬刊,2016,13(007):333.
[3]賈蓉靜.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