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喻祿鑫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繪本;教學應用
引言
繪本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與數學教材相比,具有生動、有趣、啟智、育人的特點,基于對這些特點的考慮,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應將數學繪本與整個教學流程結合到一起,并將繪本當中出現的數學知識提取出來,以達到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高數學應用能力、促進數學素養快速養成的教學目的[1]。
一、處理好繪本與數學知識的聯系
數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而數學繪本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對事物現象做出的一些數學方面的總結和升華,二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通過繪本開展數學教學的同時,首要是找到二者聯系的建立點,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步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積累生活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例如,在進行“加減法”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通過結合《小明買菜記》數學繪本,在引導學生進行運算的同時普及當下市場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數學思維[2]。
二、巧用數學繪本,激發興趣
“成功的教育不需要強迫,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钡湍昙墪r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低年級學生好奇心重、富有想象力,喜歡閱讀有趣的故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一個個故事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這樣既能快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為接下來的授課奠定良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繪本的內容應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只有這樣數學繪本才能體現教學價值[3]。
以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中“2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20以內數字退位減法的正確計算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筆者在課程導入環節便向學生介紹了數學繪本《汪汪的生日派對》,該繪本的故事簡單生動,講述的數學知識與課程內容的契合度高,因此筆者選擇了這個繪本?!锻敉舻纳张蓪Α芬粫v述了主人公過生日時發放請柬的故事,并由此引出計算問題。在學生閱讀了繪本的故事背景后,筆者向學生提出了幫助主人公計算需要發放的請柬數量的要求。學生對此任務的參與熱情很高,積極投入計算中。采用這樣的繪本故事導入的方式,學生愿意進行計算練習,其求知欲被調動起來,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后續課程的講解十分順利。
三、立足生活經驗,發展數學思維
在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繪本故事中,很多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將繪本故事合理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分析、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選用《保羅大叔分披薩》這個繪本故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分東西的情況,如父母買回一個西瓜需要幾個人分吃等。因此,學生對于分配東西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講解這個繪本故事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實際生活經驗,理解、分析故事內容。比如在講到保羅大叔因為給兩個雙胞胎分配披薩引發矛盾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分析雙胞胎爭吵的原因,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事情會怎么做,以及怎樣分配才算公平。然后,引入分數的概念,讓學生了解將一整個披薩平均分成兩份,每份為原來的1/2;平均分為三份,每份為原來的1/3;平均分為4份,每份為原來的1/4。同時,結合故事內容,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自己購物的經驗進行思考,如果需要購買兩個1/4,除了可以直接給學生兩個1/4的披薩,還可以怎么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2/4、3/4、4/4、4/8的概念。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借助于學生感興趣且與其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故事,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思考、分析數學問題的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又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選用《兩條射線手牽手》這個繪本故事,選取其中關于角的概念、角的大小比較兩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跟隨故事中兩位主人公——依依、丫丫的游玩腳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角的形象、不同類型的角的區分,以及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等。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與“角”有關的事物隨處可見,如桌角、三角尺、三角形的紅領巾、三角形的三明治等。因此,教師在講解這個助繪本故事時,可以啟發學生運用生活經驗,理解、分析與“角”有關的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借助于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繪本故事中一位主人公的形象——射線依依,并為學生講解射線的特點——不會彎曲、不會轉、只有一個端點,且另一端可以無限延伸,能夠從大屏幕上一直延伸到教室門口、校園圍墻外面,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射線的延伸。然后,再為學生介紹依依的好朋友——射線丫丫,并為學生展示這兩個好朋友將兩個端點靠在一起,線段的部分適當分開一段距離就構成了一個“角”的形象。兩個端點相交的位置,叫作“頂點”,而依依和丫丫的線段部分就成為這個“角”的兩條邊。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教材內容與繪本故事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借助于繪本故事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加工,將數學知識完全融入繪本故事當中,讓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
結束語
總之,繪本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熱衷于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繪本的應用優勢,在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的同時讓學生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馮歡.巧用繪本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J].讀寫算,2020(36):203-204.
[2]梁燕.淺析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研究和實踐[J].考試周刊,2020(A1):57-58.
[3]鄭小琴.試論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價值與實踐策略[J].考試周刊,2020(8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