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華
摘要:隨著我國不斷深化改革,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需要從小學生抓起,培養他們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核心素養在學生的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不能扣錯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這個關鍵時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老師應該擔起責任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們形成健全的道德與法治觀念。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小學教育
小學階段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學習與認知能力。在這一階段,正是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學生道德素養的培育,道德與法治這門課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學校里面培養自己的良好品格,是德育的重要基礎與載體。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教師們要結合課本與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培養他們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一、將德育與文化傳承結合起來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這門課沒有發揮到應該有的作用。老師存在的問題是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目標不明確,沒有認識到這門課的重要性,大多數老師認為這門課只是簡單的通識課而已,一些“重視主科”的老師更是忽視了這門課的重要性,上課只是帶領學生們跟著課本學習,跟實際生活嚴重脫鉤,老師們沒有講的動力,學生們也覺得課程枯燥,老師和學生不能共同配合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的觀念過于陳舊無法與新的理論結合,不能用新的例子來解釋課本中要學到的知識。“德育”就是品德、道德的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主要也是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的養成。這門課無論是教材的編排還是其本身的教學目標都傳遞了立德樹人的思想。小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希望,他們身上煥發著無限的生機,需要老師好好教育。我們中華文化幾千年來形成了很多的優良傳統,優秀的傳統文化不能被拋棄掉,需要傳承與發展下去,小學生們也是傳統文化發揚者,應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滲透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借助這個課堂,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在啟迪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學習到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豐富課堂內容重視實踐應用
小學生這一階段認知學習能力比較強,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容易被染上不同的顏色,這就說明德育更加迫切與重要。在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不進行聯系,老師把課本內容看得過于重要,從而忽視實際的教學作用。想要讓學生更好地培養道德素養,就需要老師全面指導,不能將這門課僅僅放在課堂中進行,脫離了實際生活也就脫離了這門課的教育意義,從而沒有使這門課達到該有的效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老師在進行授課時缺乏創新,現代社會中,時代在前進,老師教學理念落后就會導致教學內容不能更新,教學方法不能夠跟著時代與學科特點做出改變,學科不能和其他學科關聯在一起,未能將道德與法治滲透到學習中去。我國教育事業進步很大,大部分的學校都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普及,但是部分老師不能熟練使用或者不去使用多媒體工具的問題,這樣的德育課上全程只是老師在單純地講課本內容,未免會過于枯燥,老師可以多利用多媒體資源與同學們進行互動,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去,讓課堂更高效。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不是單純地教導學生哪件事該做,哪件事不該做,真正的意義是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將良好的道德品質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道德與法治課要想吸引學生投入其中,老師就需要把這門課變得有趣味,課程有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老師要豐富課堂內容,不能只將課本知識,應該將課本上的知識發散到生活中,將課本上的例子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適當情況下,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情景表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也讓課堂變得有趣味。
三、從情感出發進行德育培養
時代的進步使得小學生接受外部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泛,小學生的整體心智水平也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但是學校方面的教育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學校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視性,小學生也沒有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與法治意識。因此在開展小學德育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幫助小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小學生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我國各方面都面臨著改革,同樣作為教育大國,我國的教育模式也面臨著改革,教育部門多次指出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要進行改革創新,轉變之前陳舊的教學思想,通過新的方式讓這門課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國培養道德人才奠定基礎,在新背景下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不應該只“沉浸”在書本之中,應該將課堂與實際聯系起來,將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基礎,提升德育課的教學質量,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是很強,對于一些抽象問題很難理解,這就需要老師將問題與情感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從情感出發去理解這個問題。例如在講到“互幫互助”時,老師可以引導著學生讓學生去表達自己對這個詞的思考與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講出發生在自己身邊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情感,通過情感認知,讓學生變為主動學習。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需要不斷豐富課堂內容,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把這一門課程變得生動容易理解,老師們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創建一個有趣的課堂,讓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霞蕾. 淺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讀寫算,2022,(06):19-21.
[2]吳禮云. 讓德育故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閃光[J]. 清風,2022,(04):50-51.
[3]徐春花. 德育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路徑[J]. 清風,2022,(0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