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賢
摘 要:產教融合提出后,越來越多的中等職業學校致力于推行產教融合與各類專業課程的深度融合。各中等職業學校也順應社會需要,積極倡導產教融合,但對于會計專業來說,通過產教融合提升會計實務操作的效果一直不太明顯。本文旨在根據當前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現狀,探索在會計實務操作教學過程中實現產教融合的具體措施,以期能夠切實提升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產教融合? ? 會計實務操作? ? 教學效率
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產業與教學緊密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結合會計專業學生的具體學情,就是要在會計實務操作教學過程中增加產業實踐和管理實踐,督促會計專業學生把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到會計實務操作之中,促進學生對會計實務操作的理解與掌握,切實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的效率。
一、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現狀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校)的產教融合主要形式有:校內學習和定點企業實習相結合,校企合作、聯合辦學,“骨干專業+校辦產業”以及引企業入校、建立“校中廠”。其中,校內學習和定點企業實習相結合,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形式最為切實可行,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會計實務操作實訓環境,有利于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但產教融合背景下學校會計實務操作教學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會計實訓室及實訓設備陳舊
學校一直都有會計實訓室,由于使用不當,實訓室及相關實訓設備經常出現問題。另外,目前會計實訓室的相關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部分學生在日常實訓過程中不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對所用相關實訓設備不夠愛護,導致設備損壞較快。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實務操作訓練所需要的軟件也在不斷更新,而學校目前所使用的軟件較為落后,不能滿足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實務操作訓練的需要。
(二)校企雙方缺乏了解
學校在選擇校企合作的企業時,一般根據需要篩選出理想企業,但事前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首先,學校對于合作企業所需要的會計專業人才的標準不甚了解;其次,學校對于合作企業的經營范圍、企業文化沒有清晰的了解;再次,合作企業對于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基本學情、專業技能水平以及職業素養不了解;最后,合作企業對于學校會計專業的辦學理念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不了解。由于校企雙方缺乏了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無法順利開展,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三)校企雙方教學計劃缺乏針對性
任何課程的教學都要依托于教學計劃方可實施,會計實務操作教學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學校會計實務操作教學計劃缺乏針對性。而合作企業也沒有相應的教學計劃,導致學生進入企業會計崗位實習時易出現工作內容前后不連貫的情況,不利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持續推進。
(四)會計實務操作教學內容過時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務操作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難度大,業務種類繁多,容易讓學生對學習會計實務操作失去信心。近年來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環境,滿足更加多元化的經濟發展需求,會計準則及相關制度規定一直處于不斷更新變化之中,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內容不斷增加。這些變化嚴重影響到教學的連續性、穩定性,給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帶來極大的挑戰,很容易使教師和學生都陷入繁多、單調、枯燥乏味的業務核算中,教師的教學難度進一步增大,學生也很難體會到學習會計實務操作的樂趣。
二、產教融合對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發展的意義
(一)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力、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通過產教融合激發會計專業學生創造、創新的愿望和熱情,激勵他們在會計實務操作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為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水平提供保障。學校與企業聯合,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實習的場所,定期讓學生參與企業的日常會計核算與管理工作,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會計崗位環境,這客觀上也為學生工學結合創造了條件。
2.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
學校創設實訓基地,給教師提供會計實務操作的校內實訓場所,同時與企業聯合,利用企業平臺為會計專業課教師進行會計實踐、提高實際會計實務操作能力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把會計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相結合,這有利于提高教師職業素養,提高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3.有利于促進會計專業的健康發展
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會計專業更是要培養能夠從事會計工作的一線人才。通過產教融合可以增強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促進會計專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產教融合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產教融合的具體方案以及如何融入會計實務操作教學。
第二,如何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形成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
第三,如何讓產教融合的效果融入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讓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教學效率更加常態化。
三、產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完善學校會計實訓室以及實訓設備
首先,根據學校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的需要,完善會計實訓室以及相應的實訓設備,更新會計實務操作軟件,制定符合要求的實訓室及實訓設備管理制度,并且選派專人進行管理。其次,以學校現有的會計實訓室和主要設備為載體,吸引相關企業加盟,學校出場地、人員,企業提供專業會計人員、相關業務及票據,給學生提供進行會計“真賬真做”訓練的機會。再次,在學生進行會計手工賬實訓過程中,學校會計專業任課教師以及企業專業會計人員輪流進行糾錯指導,讓學生掌握會計實務的具體操作方法。最后,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會計實務操作教學效率,讓教師和學生參與做賬,在做賬中提升能力。
(二)增進校企合作雙方的了解
校企合作前,學校與合作企業雙方要進行深度的考察,以增進校企合作雙方的了解。學校在選擇合作企業前必須對相關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流程是否規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是否合法合規、會計人員是否遵守職業道德以及企業管理等情況進行考察。而合作企業在決定跟學校合作前也需要了解學校會計專業的發展情況、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情況以及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養。另外,為了讓合作企業更好地了解學校會計專業發展情況,學校應向企業提供必要的資料。
(三)制訂校企合作雙方的教學計劃
在確定合作企業后,學校要及時與合作企業溝通,確定今后的工作安排。同時,學校根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會計專業學生的具體學情以及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的具體要求制訂合適的產教融合教學計劃;而合作企業也要根據當前社會與企業對會計專業人員的需要來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在校實訓期間,企業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學人員,根據產教融合教學計劃,指導學生開展會計實務操作。在合作企業實習期間,學校安排有關教師跟班參加會計實務操作兼實習教學指導,按照教學計劃輔導學生運用會計實務操作技能進行會計實務操作。
(四)更新會計實務操作教學內容
學校與合作企業要及時更新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內容。在會計實務操作教學過程中滲透實踐操作、管理實踐以及職業道德相關知識點,在完成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基礎上,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實提升會計實務操作的教學效率。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第一,在學校會計實訓場所進行會計實務操作實訓,由會計實務操作專業課教師幫助學生將所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操能力,引導學生完成核算,通過實訓掌握會計實務操作的基本流程,為后續進行“真賬真做”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請合作企業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到校進行教學,觀看學生會計實務操作實訓過程,根據專業技能與經驗、當前會計政策變化以及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學生會計實務操作進行教學與糾錯,為學生更好地適應會計工作崗位創造條件。
第三,安排學生進入合作企業會計崗位進行實務操作。會計專業學生在經歷了學校實訓、企業會計專業人員指導后進入企業會計崗位,實際運用所學習的會計專業技能進行會計實務操作工作,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更新自己的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并且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會計職業素養,最終切實提升會計實務操作能力。
四、小結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尤其重視對中職學生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的培養。越來越復雜和多元化發展的會計業務,對中職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會計實務操作的教與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務操作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完善學校會計實訓室與實訓設備,增進校企合作各方的了解,制訂校企合作雙方的教學計劃,更新會計實務操作教學內容。通過這些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的改革措施,為學校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務操作教學營造良好的環境,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進一步激發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終切實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企業輸送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
參考文獻:
陳紅梅.產教融合對中職會計教學的促進作用[J].現代企業文化,2019(15).
(作者單位: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