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娟 任佩文
摘要:數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高中教學階段尤為如此。但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中數學課堂上一度將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導致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嚴重限制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而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合理引入,則可以使得這一現狀得到改善,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鑒于此,本文主要基于高中數學教師視角,對如何將以學定教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以學定教;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已然不在適用,高中數學教學要想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趨勢,則必須要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學定教是一種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指導方法,其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和策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以學定教理念中,還倡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環節中,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結構,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以學定教教學理念,可以有效實現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創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水平。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和研究。
一、以學定教的特征
(一)先學后教
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以學定教教學理念最大的特征就是先學后教,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便能得到充分體現,進而有效轉變學生被動學習和依賴學習的狀態,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在以學定教教學理念中,雖然倡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在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還是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提供教學目標要求、學習資源和學習指導等【1】。另外教師還需要做好“后教”工作,即針對及時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導學精進
導學精進,因材施教是高中數學教學中踐行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基本準備。其中導學精進是指教師利用科學的教學指導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不是將課本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因材施教則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取差異化教學指導方法,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在現有水平上獲得進步和發展。
二、以學定教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以學定教與傳統的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區別,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截然不同的。要想將以學定教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高中數學教師則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展開。首先,教師需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好相應的導學案,并準備好學習資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助力,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初步認知。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需要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引入提問時、啟發式、探究式等先進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最后,在課后復習中,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并通過集中講評的方式,與學生一同攻克學習中的共性問題。至于學生的個性問題,教師則可以采取個性化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以“集合與集合表示方法”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先通過導學案的方式,幫助學生對集合的概念、類型、屬性等形成初步掌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集合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后復習環節,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幫助學生強化所學知識,并構建起系統的知識體系。
(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不當,留給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機會相對較少,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的發展。在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中,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質疑能力和反思意識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2】。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質疑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常規理論相反的結論,引發學生思維沖突,并鼓勵學生提出質疑,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讓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清晰認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明確方向。
以“空間幾何體”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在對空間幾何體的特征和性質進行探究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與現實生活相悖的空間現象,引發學生的質疑。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并應用所學知識去釋疑,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認知和理解。當學生完成本課時內容的學習任務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通過對學習策略的調整,提升自主學習水平。
(三)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在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踐行過程中,要求高中數學教學建立可有效的教學評價機制,便于對學生學習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和總結【3】。比如,教師可以完善課堂測試機制,當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圍繞本課時的重要知識點和基本問題,設置一些簡單的習題,讓學生的獨立完成。教師在通過學生習題完成情況,準確把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水平,然后再對教學方案和策略進行優化調整,保證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以學定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意識到該教學理念的先進性和有效性,并將其合理引入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更大的空間,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進軍.“以學定教”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A0):64-66.
[2]劉桂龍.以學定教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2):17.
[3]姚斌.高中數學課堂實施“以學定教”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