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換 董祥兵 趙志強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進行,初中學困生的轉化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要加強對于初中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合理設計導學案,有效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從而全面提高學困生的綜合素質與水平,滿足當代社會發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本文首先對初中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合理設計導學案的策略,希望對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合理;設計;導學案;學困生;轉化
引言
在當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初中學困生進行有效的轉化,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因此加強對于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積極設計導學案。并針對學生具體的特點,合理設計導學案,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提高對于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一、初中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缺乏毅力和學習能力
許多初中學困生在學習方面缺乏持久性和耐心。在初中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較小的外部干擾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他們缺乏持續的學習精神和耐心,雖然一些有學困生也考慮過要努力學習,但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們發現學習的結果不能令人滿意,并且逐漸失去了信心,并且缺乏克服困難的意愿。
2.缺乏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一半有學困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只是為了應付教師和家長,他們沒有良好的教學習慣,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初中基礎變得很糟糕。他們迷失了學習的方向,對學習的信心也大受打擊,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對學習的興趣喪失和對成功的信心喪失[1]。
3.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
在教學工作中,有的教師沒有為學生課程教學做準備,也不知道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的教師高估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進而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沒有根據他們的能力來教學生。因而學生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指導,久而久之,使得學生的學習產生較大的障礙,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合理設計導學案促進初中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1.積極運用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初中教學,教師講到哪學生聽到哪,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因此要積極運用導學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開展預習,以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清晰的認識。然后進行導學案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困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內容,增強學困生的體驗,提高學困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在導學案中,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2.應用導學案,培養學生反思能力
當今社會正經歷著空前的快速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學生只有學會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發現新問題并運用創造性地思維解決它們,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這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但是,在傳統的初中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編劇和導演,而且是唯一的演員,學生是觀眾。這種教學方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扭曲了他們的個性和發展,并壓抑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展開。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教學應用導學案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學習,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學會了解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聯系和創造性轉化。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拓寬視野,使初中教學課堂成為一個開放、互動和實踐的基礎平臺,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并為學困生營造一種競相生長、和平共處的氛圍。例如,教師應運用導學案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探索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初中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反思能力,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3.創新導學案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
3.1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導入教學
開展導學案導入教學不是一味的追求學習難度,或者只關注學習內容的表面,而是要通過豐富的內容來深化教學內容,實現初中教育的價值。可以采取多元導入教學,融合情感學習,實現課堂全景呈現,讓課堂更豐富、更深入,從而讓初中生充分參與課堂,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3.2開展課堂互動,促進學困生內化吸收知識
傳統課堂多局限于課堂教學,不符合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現代教育的需要。對于初中生來說,課堂活動非常重要,課余時間和課外學習也同樣重要。初中生好奇心強,研究實踐能力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同時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能力較弱。通過課堂互動,不僅可以鼓勵學生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內化基本理論,吸收知識和能力,培養實踐創新的基本素質[2]。
3.3將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導學案模式在初中學困生轉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困生獨立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發現。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培養他們積極探索的認知態度。此外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相關理論知識,了解相關的變化規律等。從而有效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教育的改革,初中課堂教學也要逐步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采取積極運用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用導學案,培養學生反思能力、創新導學案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的教學策略,轉變初中課堂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初中學困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實現學困生的轉化,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侗艷.導學案在初中教學中的實施現狀[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3年01期.
[2]孫艷平.對初中教學導學案的思考[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