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曉梅
摘要:小學階段是兒童們學習生涯中比較關鍵的時期。在當今時代這個階段孩子們的思想、意識、行為等,都會根據身邊環境的不同,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班主任們應該更加著重于學生們的思想德育教育。當今新課程標準,已經逐漸地把學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列為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力求建立起,身體、素質、品行、道德,完善的教育體系。德育教育直接決定教學品質的好與壞,所以廣大小學教師要將立德樹人的教學策略融入到課堂中來。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教育;教學探究
不同國家有不一樣的教育,但是教育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提高人民素質,改善社會環境,為不同行業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當然優秀的人才并不僅僅是指理論知識技術掌握完善,還應包括這個人的品性,素質,道德等,各方面都優秀的則為人才。當今時代德才兼備是教育的本質,也是社會主義進步的關鍵。
一、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
1、德育教育未走進課堂
以前傳統的應試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下,往往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老師們的主要教學內容,所以都不太重視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工作。當學校下達要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時候,廣大老師往往沒有教學經驗與德育教育的教學習慣,甚至還會把原本的德育教育課改成其他學科的教學。還有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班主任并不知道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中來。或是即便是將德育教育融入到了課堂中來,內容也是極其膚淺,并不深入,對學生們起不到教育意義,甚至還有一些學科讓學生們輕視這門課。所以德育教育所達到的成果收效甚微。 這是當今德育教育落實方面存在的非常巨大的問題。
2、德育教育枯燥,學生感到無聊
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今的學生們,尤其是小學生,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擁有多種渠道來獲取信息。所以,就導致當今小學生甚至小學生思想逐漸比以前的學生成熟得較早,思想也更加的復雜。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已經有個別人慢慢的步入了青春期,而青春期又是人一生中比較動蕩的時期。他們在內心中越來越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這就會使廣大小學生產生抵觸、厭煩、無聊的心理。甚至有的學生不僅僅對德育教育產生抵觸,還會對班主任產生厭煩心理,還會伴隨相應的逆反心理。這也主要是由于廣大班主任無法將心理學家的理論知識,融入貫通到日常的教學中來,或者是融入的方法不對,從而造成的后果。
3、老師與家長不能很好的配合
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僅僅是學校的工作,家長負責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安全送到學校,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應該是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完成的。僅僅只是憑學校班主任單方面的教學,尤其是德育教育,是無法得到有效地實施的。家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為班主任也并不是萬能的,他只能注意到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并無法關注到學生在家庭里面是如何表現的。就比如說,有的學生在學校是一個積極發言的好孩子,但到了家庭里,教師們無法注意到學生們,不做家務,生活不規律,不尊重長輩等等的一些不良行為。所以學校德育教育要密切與家庭德育教育結合,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二、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
1、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處在兒童時期的小學生,他們接受了社會,甚至是國內外各方面的信息教育,導致他們的思想要比以前的孩子復雜得多。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下,學生們更容易產生心理不健康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德育教育就是心理的教育,班主任要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從他們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問題,多與學生們交談,及時與學生們溝通。找出學生們心理上出現的問題。通過有效的溝通方法與手段,對學生們進行精神指導與理論教育。當然班主任們在對學生進行精神指導與理論教育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方式與技巧,不要太激進,也不要太軟弱。當學生表現良好,心理健康時,教師們也應該及時進行表揚,為班級樹立榜樣。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本人更加的自信,還可以帶動整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向著更加陽光綠色健康的方向前進。老師要適當的寬容學生,支持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發展,這個階段的學生基本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叛逆心理。打個比方,有許多同學不僅在課上,甚至是課下都不愿意服從老師的安排,故意做一些忤逆老師的行為,甚至是故意搗亂來獲取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度。
例如,穿非主流的衣服,打扮成非主流的模樣,說一些不良的社會用語,模仿成人的行為。在不觸及班主任底線,并符合社會主流的條件下,班主任們可以適當的去寬容學生,包容學生,理解學生。班主任也一定要嚴于律己,樹立榜樣,得到學生們真心的認可與尊重。
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善于發現不同學生,不同的缺點與優點,鼓勵學生們的優點,改變學生們的缺點,提高素質教育。 通過日常訓練來培養學生們的正確三觀。現在大部分城市都有招收志愿者的一些活動,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一起去參加志愿者活動。提高學生們對社會的責任心。在志愿者活動中,甚至還可以為學生找到未來夢想前進的動力。就比如說。在疫情期間,學校可以組織個別學生去參與志愿者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組織學生們去參觀烈士陵園,或者是組織學生去養老院慰問老人,這都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良好社會活動。學校、家長、班主任都應該積極配合和參與。這些活動都是小學生應該去參加、去感受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樹立人生目標,是比較良好的教育方式之一。老師與家長們通過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結語:總的來說,立德樹人已經越來越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學校老師都開始關注學生們的素質。身為班主任,他們是學生們的指路人、引領者,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教師們應該嚴于律己,給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并將德育教育貫穿于生活、教學中的方方面面,與家長們共同培育出學習良好,品德優秀的國之棟梁。
參考文獻;
[1]做好德育工作,筑夢美好明天[J]. 周小莉.? 清風. 2021(24)。
[2]淺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途徑[J]. 孫英.?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21(06)。
[3]德育滲透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作用探討[J]. 費夢蝶.? 新課程. 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