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溢
摘要:當前在我國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各學科教學都需要進行改善,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算能力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因此數學教師要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進行教學研究,以此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使小學生能夠高效的培養自身的運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中極為重要的科目,而運算能力則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因此小學的數學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方案,既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算方法,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同時也要利用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使小學生可以獲得全方位的提高。
1 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課堂教學
在以往的數學運算課堂中,數學教師忽視了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在教學時基本上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并且安排的習題內容也缺少一定的生活性,這樣的上課模式脫離了現實生活,學生雖然能夠學到數學知識,但是卻無法掌握實際運用的方式,導致小學生的運算實踐能力無法提高,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將生活當中的案例融入到運算練習中,讓小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
數學教師在上課時可以使用“模擬情境”的方式進行授課。情境教學通過展現實際的生活元素,可以使課堂教學具有帶入感,以此讓思維能力還比較弱的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更加的輕松,而且展現生活元素可以讓學生更加“近距離”的了解數學運算對現實生活的作用,使小學生既能提高運算能力,也能提高生活的質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學習,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安排相對應的情境劇本,并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結合數學知識展開排練,最后讓學生來到課堂前進行表演,而小學生通過實際的表演環節,可以有效練習數學運算規則,并了解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方式,從而使小學生的實踐運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教授“小數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商場購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購物者”的角色,并且教師要規定出商品的價格,這些價格必須以“小數”呈現,之后教師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表演練習,而在練習后,教師讓學生們親自展開演繹。通過情境表演練習,小學生可以在生活實踐當中練習“小數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可以有效提高運算能力,而且通過現實情境,學生將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2 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興趣喜歡安排授課
在傳統的運算教學課堂中,數學教師在應試模式的影響下,通常會利用“題海戰術”來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和運算的速度,這樣的方式使得數學課堂的學習氣氛非常的沉悶枯燥,這與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完全相反,長時間使用此種模式展開教學,小學生很容易喪失對運算練習的熱情,在課堂中無法專心的投入到訓練中,導致學生們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也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時,興趣感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很容易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對于數學運算也同樣如此,因此數學教師在安排教學方案時,應當根據小學生的性格喜好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而引導學生更積極的展開運算練習。例如小學生比較喜歡活動性較強的游戲模式,數學教師就可以將運算練習滲透到游戲活動當中,不過教師要注意不要為了提高學生興趣而忽略了教學的原本目標,游戲的形式與內容要充分體現運算方面的內容,比如利用競賽方式鍛煉學生的口算和運算能力,再比如利用看圖運算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這樣學生在游戲的刺激下,學習的興趣將被有效激發出來,小學生更容易投入到游戲當中,從而在進行游戲的時候不斷練習數學運算的規則,進而使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例如教授學生“小數乘法和除法”時,數學教師可以用競賽游戲的方式展開訓練,在課堂中教師將小數乘除法運算方式教給學生后,將學生以前后四人的形式分成小組,然后對學生公布競賽的題目,讓學生進行“速度計算”,并按照小組最后一人完成的時間記作成績,利用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使小學生專心投入到練習中,而且由于是競技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將更為認真的計算題目,可以反復練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的運算方法,使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得以提高。
3 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問題展開強化教學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高的難度,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很多錯誤,而這些錯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它能夠反映出學生在運算時出現的問題,小學的數學教師應當重視錯題,并總結歸納學生出現問題的類型,以此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可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能認識到錯題對學生學習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讓學生自行歸納自己的錯題,這樣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本身就出現問題,如果依然讓學生自己練習錯題,學生將一直無法改正自身的錯誤,在日后的運算練習過程中,還是會出現相同的問題,導致小學生的運算能力無法提高。
數學教師在圍繞學生錯題開展教學之前,應當先進行有效的調查和統計,而為了能夠提高統計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做細致的觀察,首先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通過隨堂練習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學生在練習中出現問題時,需要第一時間回饋給教師。其次,當教師在批改學生課后作業時,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檢查學生的作業,并統計學生的問題。這樣教師將更為準確的了解小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類型,當設計運算練習時,教師安排的內容將更有針對性,使小學生可以反復練習自己出現問題的運算題型,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改正自身的問題,讓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獲得提高。
例如在教授學生“分數乘法”時,這部分知識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屬于比較難的部分,分數的乘法運算規則和整數乘法的運算規則有著一些不同,學生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觀察和收集的方式歸納學生的問題,為學生安排有針對的練習,以此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的方式,認清“約分”的情況和模式,從而使小學生的分數運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運算能力對小學生學習數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數學教師要更加精心的準備課程,讓數學運算課堂能夠更加的有趣,并且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實踐性,利用更為實際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展開練習,從而激發學生對運算的積極性,使小學生可以主動展開運算練習,進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運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茹.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24):208.
[2]徐健.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