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梅
摘要:小學語文的教育至關重要,在這個時期教師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根據課本進行一定的講解,而所謂的導學互動式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并且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極有幫助的,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愛國思想,讓學生們感受到漢語的魅力,語文課程的講解通常是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不能只是一昧的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采用不同的手段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進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也是當前教師的工作重點,而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并且要與學生進行互動和討論,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導學互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影響下,小學語文的教學也要不斷創新,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次挑戰,導學互動是以導學結合和互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和目標,從而使課堂教學更順利的進行,而課堂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對此將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點,成功的提高語文素養,本文將講述有關導學互動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一、優化課堂模式,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應當引起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除了要求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相關的道理之外,還要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不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朗讀學習課文的興趣,也可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明白作者想表達的道理與文章的蘊意。例如在小學語文中的選文《珍珠鳥》中,除了給學生們介紹文章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深意之外,還要鼓勵學生自行查詢作者的相關資料,文章的寫作背景,可以通過書籍、手機等多種預習方式,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們主動去查資料,這也不僅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能滿足每個人個性化的需求。
小學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動性與實踐,不應該一昧的在教室單純講課,而是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建立起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的選文《四季之美》中,除了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要將文章中的相關手法通過不同的方式講述給學生們,可以帶領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季節的美麗,并與課文相結合,在大自然中尋找課文的實際,從草、樹、花等大自然常見的植物中來引導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并要求學生們發揮想象力,運用各種手法來描繪所看見的大自然,并講述與課文中所描繪的春天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適當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去思考,建立起面對問題去思考的優良習慣。
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文學功底,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輕松
語文素養是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必備素質之一,而教師應該以此展開相關教學,例如從文字與詞語的方面,閱讀不管是什么時候,都與文字和詞語息息相關,文字與詞語組成段落,而這些段落則構建處一篇完整的文章。學生應該對文字和詞語加以重視,理解字詞所蘊含的大意,感受到不同字詞有不同字詞的獨特用法,通過獨立思考,來理解這些字詞。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于學生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要對此進行講解,并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從字詞的不同方面為切入點,以此理解文章的內容,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小學語文課文《草原》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先通讀全文,大概的理解文章內容,對于不理解的字詞要標注出來,并對文章所運用到的手法進行注釋,理解了各項詞匯后,還要對文章所運用到的手法加以理解,例如比喻、擬人這些修辭手法,學生應該加以學習并記錄,在課后應該加強復習與記憶,將其變為自己的東西,提升語文知識儲備。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相關閱讀水平,重視對文章主旨的領悟,引導學生們的語文素養進步,并進行相關性的文學閱讀。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為標準,根據核心素養的內容來制定相關方案,促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達到提高,愿意主動的去讀文章,感受文章的內容,并學習到其中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手法,建立起對優美文章的欣賞能力。
三、組成語文學習小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與心態方面,不可以太過嚴厲的壓制學生的天性,而是要讓他們進行交流與適當的操作,但這種交流要與語文學習相關,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成不同的語文學習小組,對語文的內容進行討論和理解。還要將一些問題交給每個語文學習小組,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相關的考慮和互動,并在操作的時候進行獨立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培育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增進團隊合作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語文交流活動之中,教師的講課時間不用太長,而是要合理分配時間,一部分時間是講課,一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探討,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因為講解時間太長而產生的枯燥感。
除了要求每個語文學習小組進行知識演示之外,讓他們進行對所理解的語文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避免太過單一的講課方式,而是要讓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喜歡與同學之間交流語文知識。還要讓不同的小組進行語文答題的比拼,讓學生們在比拼中尋找熟悉本身的意義,教師要在這個時候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們對語文的領悟更加透徹,教師應該創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對于語文充滿熱情,從而更加認真的學習與交流。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可以讓小組展開討論,教師可以給出相關問題,然后讓小組派人進行回答,以此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總結
教師要對教材進行熟悉和掌控,明確教學的目標,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對待學生要采用正確的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同學們的學習欲望,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多元化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采取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建設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肖雨笛.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220-222.
[2]任春惠.用創新理念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