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玉桃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受時間和升學考試緊迫性的影響,具有嚴重的心理和學習壓力。因此,老師在教學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有限的學科學習時間,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地理作為高考的重要一環,主觀題分值高,難度大,成為了高中學生學習的目標和老師的教學任務。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觀題為例,淺談高中地理主觀題的規范性答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主觀題;答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高中地理主觀題主要以區域地圖為信息,考察學生的綜合地理能力,在有效回答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現象的綜合能力的一種題型,在現今的地理題型分值分布中主觀題占據了很大的比值,甚至有的主觀題得天下的說法,然而主觀題類型多樣,設計的知識體系龐大,對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要求極高,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提升學科素養,更要規范學生答題,掌握答題技巧。
一、高中地理主觀題答題現狀
(一)、閱讀能力弱,無法提取圖文有效信息
地理作為人文性學科,又和理科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文字解讀能力,還要具備讀圖能力。而在真實的教學場景中,教師不難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弱,而又無法深度分析出具體的原因的教學現狀,深度分析這種現狀的原因不僅錯綜復雜,而且又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學習差異。所以長期的學習反饋中,學生看到圖文就感覺生澀難懂,不知其意,對題目的理解永遠只停留在字面文意上,進而無法提取圖文的有效信息,更無法將信息進行處理和轉化成有用的地理信息。
(二)、基礎知識點不牢固,審題和分析存在問題
地理的知識體系龐大,知識的涵蓋量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說法毫不夸張。所以在學生的知識掌握中往往只局限在課本之上,對于拓展的深度知識就知之甚少,所以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面臨新穎的、符合社會熱點的地理題型難以提筆的情況,此外學生在審題上缺乏技巧和方法,無法精準的分析出考點,也是導致主觀題答題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答題邏輯混亂,得分能力差
地理學科有著文科中的理科之稱,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這對于缺乏邏輯能力的學生來說比較有難度,學生往往拿到題就充滿下筆,寫長篇大論,結果卻沒有答到重要,最終導致失分嚴重,得分能力差,久而久之學生缺乏清晰的邏輯,不利于深度學習,出現學習的高原現象,甚至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高中地理主觀題提分策略
(一)、分類匯總題型
主觀題的類型多樣,教師在教授完課程之后應該對其本學期的所有主觀題進行分類匯總,并組織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研討,總結出全面的題型以供學生進行學習和探討,此外教師也鼓勵學生進行交互的學習研討,成立某一種題型的研討小組,促進學生之間的主動思考。比如在學習完高二地理的所有知識后,教師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教材所涉及的和可能出現的主觀題進行總結和歸納,力求用一張紙囊括所有的題型,讓學生能夠對主觀題的性質和規律全纜,做到整理把控知識,并且增加知識與知識的有效鏈接,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直觀和清晰,才能促進學生正確審題和分析題目,最終成功完成主觀題的作答。
(二)、加強知識儲備,有效閱讀
地理的學習離不開歷史政治的相輔助,所以教師應該立足于課本,加強學生的課外拓展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儲備知識,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圖文書籍增加其知識的儲備量,促進學生知識表征和輸出。此外教師還應該加強其課外素材與主觀題解析的有效鏈接,幫助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進行有效的針對性主觀題試答授課,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和分析主觀題中的圖文信息。比如在學習高二《氣壓帶和風帶》一課時,教師設置拓展資料的視頻,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然后再結合響應的主觀題,把課堂知識點遷移到課外知識點,幫助學生通過觸類旁通進行知識的舉一反三,在細致的幫助學生解讀圖文信息的同時引導學生和視頻中的地理現象想結合,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幫助學生增加了知識的廣度而且也增加了知識的密度,實現了問題的解決能力的提升。
(三)、正確審題,分析考點
主觀題的題干和圖文都是經過精心審查的,每一個問題,圖表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知識點的對應和呈現,所以教師在教授主觀題的方法上,應創新教法。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擔任學習者的角色,迎合教師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是比較被動的,不利于學生打開思維。所以教師不妨讓學生充當教師,充當出題人,在遇到一道主觀題的時候,學生嘗試著想這道題是我出的,我將如何進行審題,如何定義知識點,又講如何制定出標準答案,這樣的思路去審題首先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也會讓學生講注意力和課堂的知識點想聯系起來,迅速的調動知識點進行判斷和分析,這樣的過程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其次教師還應該教授學生審題的步驟,如第一次通讀題目,找出圖文關鍵點,其次分析關鍵信息的地理特征,最后分析該地理特征的其余關聯性特征,最終完成答題。
(四)、清理思路,抓得分點
答題的方法有固定的套路。首先要注意問題的回答順序,注意答題的層次和條理,在地里綜合題中會出現許多的小題目,所以回答時要明確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這樣會讓層次更加分明、條理顯得十分清晰。其次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盡量簡潔準確,利用科學術語進行作答,讓閱卷教師看到學生的扎實的基礎知識,其次如果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吃不準的情況,盡量不要使用專業術語。比如在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一課后,學生對主觀題進行聯練習時,教師隨機抽取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重點剖析,幫助學生厘清解題思路。這樣的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看到學生的差異性,也適合學生的整體性,教師抽樣講題的形式,不僅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的知識和解題技巧,而且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獲得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理主觀題的規范答題是有跡可循的,科學的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審題,提高得分能力,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
參考文獻
[1]郭火梅.淺談地理高考主觀題的答題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5:115-116.
[2]王民政.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規范化淺探[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0124-0124.
[3]周剛平.淺談高中地理主觀題解題技巧[J].才智,20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