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現階段是個人成長和技術發展的社會,在多樣化、全面化的技術發展之下,人才的成長也逐漸被更加廣泛的關注。“雙減”是時代的網絡熱詞之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實現減負增效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在社會上能夠具備做事情的底線,需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教給學生更多為人處世需要具備的道德品質,以優質的教學策略實現對分課堂上對半分割課堂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創新思維,在團體間溝通合作。
關鍵詞:初中教學;對分課堂;創新思維;溝通合作
引言:思想道德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彰顯,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有利于學生在為人處世上有底線,遵守法律和道德,有道德品質,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權益也盡好自己的義務。對分課堂有利于學生在集體中實現和同伴的交流合作,磨礪思維,具備審辯思維,全面綜合化的成長。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現狀以及構建對分課堂模式的重要性
1.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空間、教師教學固定的現狀
對分課堂所強調的概念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溝通和交流,重視表達對學生的作用,但是在現代的課堂之上,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部分教師有這樣的思想卻沒有真正的踐行對分的含義。教師以固定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保持著教師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模式,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對于道德與法治這種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沒有深度的理解,知識學習不牢固,基本知識的吸收也很容易忘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的討論方法也是較為傳統的,教師提出問題,然后學生分組討論,小組長帶領,優秀的學生最后作為代表進行發言,學生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沒有真正實現頭腦風暴和全面性的參與。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構建對分課堂的重要性
目前階段,我國大力推行著深化改革,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基礎教育體系的完善,高考現在也不單單趨向于學科分數的考察,而是綜合了學科分數和素質兩個方面,綜合化的考察。對分課堂的主要形式就是要求學生在集體教學的模式中實現獨立思考,通過和同伴的溝通,創新全面的發展。為了實現知識教育想能力教育的新時代培養目標,需要學生具備批判能力,頭腦靈活的思考問題,培養創造性的思維,在實際生活中能說會寫,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學習,才能真正實現團體合作,在“雙減”政策的發展要求下,教師和學生對半分個課堂,實現教學減負增效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構建對分課堂模式的解決策略
1.創新討論模式,磨礪思維
我國的教育行業是一個龐大的團體,就目前而言,全國就有一千七百萬的教職工,學生也有將近二點五億,是重要的社會組成部分,也是向國家輸送人才的主要場所,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創新討論模式,給每個學生都有磨礪思維的機會,協調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第一課《同住地球村》中,需要學生能夠了解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和影響,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和面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探討近期發生的國際新聞,在小組討論之前,先設定兩分鐘的自由思考時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加入到小組之中,互相分享和學習,最后綜合化,實現和教師的對話。
這種給學生留足自由思考時間的方式,符合對分課堂的核心教育模式,既能夠培養學生多樣化、多角度看待事情的眼光,有利于審辨思維的形成,加強和同伴的團結協作,共同成長。
2.任務驅動,學生獨立完成
對于處于發展階段的學生而言,即將升入高中階段,面對新時達的高考,需要在成長的時期打好基礎,學習知識不僅要會聽還需要自己的內在驅動力,愿意自主化的學習,教師作為主導可以設定一個任務,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完成,契合對分課堂中的“獨學”環節的要求。
例如,教師在教學九年級下冊《回望成長》時,主要的知識慕白哦是要求學生能夠知道反思個人成長的維度和方式,理解成長的核心關鍵,認識自己,那么教師為了帶動學生梳理清楚這個“正確認識自己”的教學重點,可以通過設定讓學生填寫成長樹的活動任務,劃分幾大類,分別是掌握的學科知識、獲得的成績和容易、結交的朋友、學習到的法律和道德知識等等,讓學生結合個人的情況獨立完成填寫,完成之后再有教師進行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互相分享,在同伴面前,互相學習和彼此幫助。
教師借助一個簡單的任務,幫助學生實現獨立學習這一主要環節,再附加思考討論的形式,有利于學生正確全面的理解和反思自己,堅持與道德同行,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查缺補漏,頭腦靈活,擅長表達,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強的意識,學會為人處世,創新邏輯思維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挖掘自身潛能,有自己的邏輯思維體系。
結語:總的來說,全文是通過對對分課堂模式的全面化分析,明確其發展的主要特點是溝通合作以及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為了全面化的塑造學生的人格,培養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和學生二者協調配合,將講授、獨學、討論和對話四個環節精準分割,有利于實現教師和學生雙方的減負增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建設學生的社會理念,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端正價值觀念,全面高水平的發展。這也是“雙減”政策推行之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蘇永致.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構建對分課堂模式的現狀與解決策略研究[J]. 明日, 2021(24):0165-0165.
[2]潘秀英. 對分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明日, 20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