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娜
摘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要提升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目標、計劃、過程,注重課堂提問和探究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能大膽質疑,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有效的課后反思。本文從高質量備課、注重學生質疑、進行課后反思三個方面闡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實效性。
關鍵詞:備課 ?質疑 ?反思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物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較大改進,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但學生內在的情感并沒有被真正的調動,導致課堂的隨意性和低效性,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大降低,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就要提升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條提高物理課堂實效性的路子。
一、高質量備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物理以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備課流于形式,主要是應付領導的檢查,從而在課堂上教學層次不清,缺乏明確的主題,教師對學生的課堂活動不能有效地引導和控制,教學不能收到良好效果。所以,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認真備課是關鍵。備好一堂課首先必須吃透課程標準、熟讀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其次要考慮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得,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教法必須服務于學法,學法指導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
在實施實效性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使學生以極佳的心理狀態參與教學活動。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精神飽滿,感情充沛,采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情、創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誘導參與、催促思維。特別對有獨特見解的學生給予鼓勵,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問題時,也不要譏諷,而應從神態、語言、動作上表露出對他們的支持,并誠懇地引導他們找出錯誤所在。特別是怎樣對待課堂的違紀現象,這是一項藝術,它關系到教師對課堂的調控,關系到師生間的和諧關系。一句看似簡單的訓斥損傷的是學生的自尊,影響的是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受到影響。因此,在對待違紀學生時切忌簡單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樣對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二、注重學生的質疑,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在學習物理時,學生能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這是他們主動鉆研學習的表現,他們提出的問題往往超越了教師的預案,甚至會讓你措手不及。有的教師死守教案,從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真實的有價值的問題置之不理,對學生有創意的認識隨意否定,這樣很難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疑中產生問題,在疑中產生興趣,才能找到學生的增長點。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針筒下面掛板凳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啟發分析:空氣有重量,這樣空氣就會像液體一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先用趣味實驗激發,然后闡述,這樣,學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氣壓強,而且印象深刻。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
三、進行課后反思,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教師在課后無行之有效的教學反思,一般只是簡單的幾句總結,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課后反思,可發現不足,查找原因,尋求改進辦法,使教學日臻完善,課后反思首先是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反思,通過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使師生溝通更加有效,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互動性,從而提高課堂實效性;其次是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通過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認識自我,從而有效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體現自身價值;再次是教學亮點的總結,把教學中的靈光閃現進行總結提煉,使之成為穩定的理性行為,使以后的教學過程更加的精彩紛呈,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存在諸多無法預知的因素,課后反思不但可以獲得許多寶貴經驗,用以指導教學,而反思過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研究能力。
面對新課程,必須牢記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學生學”。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課堂,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在教師的指導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應該是演員與觀眾的關系,而應該是演員與導演的關系。作為演員的學生,在課堂中,他們始終是表演的主體(主角);作為導演的教師,則通過主導性的指導、點撥等過程,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益,但導演絕不能代替演員去演戲,最多他們偶爾客串一下當個配角。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須注意,不以啟發性、點撥性的講授“點到即止”,而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去“演”去練,在充分有效的練的過程中進入“角色”,領悟知識、理解原理和發展能力。導演在整場演練過程中,還必須根據演員的表現,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對偏差,通過負反饋,引導學生補救;對優勢,通過正反饋,引導學生揚長——保證戲能按預定的線索順利地進行下去。在學習、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特長,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得自己所應該得到的發展。因而物理課堂教學設計要注意互動性,要給學生留有進行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開幾個“窗口”,多留幾處“缺口”,引導學生去尋求“切口”;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加強,也就是課堂中學生忙一些、教師空一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激發并強化興趣,從而使課堂教學設計真正為學生的學服務、以學生為主體。
總之,在提高課堂實效性方面還有很多研究的空間,只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挖掘,還會有更多的經驗總結出來,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行動起來,一起為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做貢獻,為培養未來的物理人才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桂蕓.淺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師,2011.4
[2].肖洪釗.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0.23
[3].魯仁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淺議[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