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來
摘要:對小學生來說,創新思維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學生成長的一種有力表現形式。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主要學科,也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載體。基于此,本文從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背景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分析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學生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這不僅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有所改變,還讓學生的思維產生了一定的積極變化。根據調查,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思想正積極地向新思想、創新思想方的向發展。創新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習內容,在解答數學問題時更加開拓自己的思維方式。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是需要學生運用靈活的思維方式的,要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大部分小學高年級不像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一樣每種類型題只學會一道題就可以了,高年級數學的學習是需要學生創新想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破解問題。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時期,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一、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積極動腦
學習絕不是死板的東西,靈活的思維和開拓的想法是靈魂,所以說,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在學習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函數方程時,方程的概念、方程的定義、方程的建立都是需要學生動腦去思考的。例如,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推算”等知識點,需要學生發動腦筋去思考,找到解題的關鍵所在,才可以得出最終的答案。在小學高年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推崇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積極動腦的理念。學生為什么要學會自主思考?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什么作用?這些是需要教師重點去研究的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的目標。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后,在面對題目時會清晰、準確地找到問題的考查點,根據考查點來分析問題的解答思路,解答出正確答案,所以,知道一個難題所要考查的知識點這道題就解決一半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會讓學生在解答題目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對于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積極動腦能力的培養很重要。
二、滲透數學思想,激發學生創新思考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還需要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核心,理解了這一核心內容,才能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才能實現對問題的創新思考,進而以靈活而新穎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數形結合是最為重要的一種數學思想,也是學生創新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在學生面對復雜、難以入手的題目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將其轉化為比較簡單、易于解答的題型,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或在面對一道內容抽象、不易捉摸的題目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設法把它轉化為形象鮮明、直觀具體的問題,以便憑借具體的圖形,將題中所涉及的各對象之間的聯系顯示出來,從而找到題目的解決思路。再如,教師可以滲透類比思想,讓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找到不同知識點間某些屬性類似,通過創新思考,從一個知識點推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進而從中悟出道理,拓寬思路,找出竅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活動的開端,就是改變學生之前的慣性思維,引領學生大膽質疑,并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最終實現自身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1)為了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教師在組織和開展教學時,可將問題隱藏在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質疑的想法,并結合自己在學習中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2)為了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向其他學生或教師求教。(3)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其自身的認知程度導致其在日常學習中還不足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關注教學方法引導,促使學生在學習時圍繞知識的節點展開聯想,在聯想的過程中從事物發展規律中尋找到突破口,并借助已知的數學知識尋找新的解決方法;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其展開猜測、估計,并據此提出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驗證。
四、創設實踐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數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連接,讓數學知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得以實踐與應用。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上冊“圓”這節課時,教師向學生提問: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物品是圓形。教師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結合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有的學生回答:自行車的輪胎是圓形,此時教師將幻燈片中自行車這一圖片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接下來,教師播放其他形狀的自行車輪胎圖片,一張是三角形輪胎的圖片,另一張是正方形輪胎的圖片。通過這三張圖片的對比,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上學的路上,如果三名學生分別騎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輪胎的自行車,哪名學生可以最快到達學校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相應的模型來動手測試,通過實踐得出結論:圓形輪胎是跑得最快的。這種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場景相連接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場景進行緊密關聯,從而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思維能力,是一種對事物進行重新設計和構思的思維方式,它具有敏捷性、廣闊性、靈活性等多種特點,是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創造的基礎條件之一。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促使他們跳出被動接受的狀態,開始對知識的主動探索與吸收,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盛泠薈.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J].新智慧,2021(4):123.
[2]曾春蓮.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2):49.
[3]朱卿.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思維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