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月
摘 要: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音樂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音樂具有教育、認識、審美、社會、娛樂功能,音樂課程思政能在默默浸潤中教育引導學生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育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中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
前言
音樂教學作為中職學校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的一個美育平臺,為學生學習美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緩解學習壓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提高文化素養以及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結合中職學前教育音樂學科的需求,在積極嘗試創新教學路徑基礎上合理、有效滲透思政元素,豐富課題教學內容,夯實學生音樂音樂理論基礎,讓學生既能學習到音樂知識,又能在音樂知識中領悟思政,從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質以及行為習慣,真正實現寓教于樂,最終提升中職院校整體的教育效果[2]。
一、在聲樂教學中滲透思政元素
學前教育專業是面向幼兒教育的一項專業,為了順應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積極開展音樂、唱跳等技能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但音樂思想教育涉及面廣,為提高中職生思想道德品質,以更好地引導幼兒健康成長,就要求教師善于將美育與德育聯合起來,使學生透過歌聲去感受美的旋律,從而升華自身思想[3]。聲樂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入門課程,該歌程主要是教會學生氣息掌控及發聲方法,大多數音樂作品都有著優美的旋律、豐富的表達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聲樂教學來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引發學生共鳴,以實現課程思政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氣息、發聲等訓練前,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關于聲樂知識與思政元素相結合的短片,合理設計提問,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在互動交流中自然融入課堂思政滲透下的聲樂教學情境中。而到練習時,選擇《共和國之戀》《故鄉的小路》《搖籃曲》等作品,在設置聲樂問題基礎上指引學生進行練習和探究,使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如何正確控制氣息與科學發聲,掌握基礎樂理知識,通過樂曲的旋律、節拍、節奏等感受課程思政。
二、在器樂教學中滲透思政元素
鋼琴彈唱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教師要最大程度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使其在掌握相關樂理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樹立正確職業道德觀念。例如,教師要在講解教材知識點時適當融入課外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比如《彩云追月》這首經典鋼琴作品,它是一首極具民族風格與藝術氣質的中國鋼琴曲,頗具藝術特色及欣賞價值。教師在挖掘德育元素的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展開鋼琴曲彈奏實踐練習,使其在理解鋼琴課題基礎知識上準確掌握樂譜、手指力度、彈奏方法等技能。通過這樣在鋼琴曲中挖掘、滲透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凈化學生的心靈,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升華學生情操,使其在彈奏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提升自身修養及音樂素養。
三、在音樂欣賞中滲透思政元素
中職階段學生通常已經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但他們所喜歡的音樂大多都是青春派流行音樂,這類音樂對于學生個人修養的提升其實作用并不夠明顯,學生很難通過其中的音樂旋律去感受真善美。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欣賞課去引導他們形成多元、包容、正確的審美視角,引導學生去傾聽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學生情感態度和洗滌學生心靈[4]。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像《彼得與狼》《龜兔賽跑》等交響童話,在了解樂器音色特點的基礎上能夠感受到音樂帶給我們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價值追求。又如,在課堂上引入《黃河大合唱》等愛國經典曲目,啟發學生感受與學習愛國戰士們身上那種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勇敢堅強的可貴精神品質,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還可以結合地方特點,引入具有當地風格特征的音樂作品,比如《太陽出來喜洋洋》《川江號子》等作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優良品質。此外,還可以引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通過哀傷凄美的曲調和旋律感受作者不畏困難、不被命運所屈服的堅強意志與精神,其對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培養及良好行為品質形成極具重要的教育意義。
四、在課外延伸中滲透思政元素
有效的課外延伸拓展是鞏固學生音樂理論知識以及提高學生音樂綜合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5]。教師要在夯實學生課內音樂知識基礎上,將思政知識合理滲透到課外實踐活動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內化樂理知識,不斷提升自身音樂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音樂核心素養及塑造健全的人格,達到育人目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合唱、對唱、輪唱課外演練,以及開展講音樂家小故事、即興表演唱跳、彈奏、創編和點歌會等活動,深化音樂課外實踐活動,分層次設置每個實踐任務,并采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能從多角度、多層面去體驗音樂、感受音樂,進而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與遵守組織紀律的良好品行,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與此同時,教師要利用多種評價機制去引導學生分享交流,共同進步,歸納總結學生實踐情況,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及時指導改進,讓學生在感知音樂情境、節奏、韻律的同時,提高自己對音樂的審美、表現及創造能力。
五、結束語
音樂教學是中職學前專業教育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內容,音樂教學能熏陶學生的心靈,升華學生個人情感,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滲透思政元素是必然的。具體而言,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時主要從聲樂、器樂、音樂欣賞、課外拓展延伸等方面進行,通過全面的德育滲透來啟發學生思想情感,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品德觀,為今后更好地勝任幼兒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麗康.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模式[J].亞太教育,2019(02):14.
[2]趙新慧.淺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J].大觀,2017,(6):137.
[3]黃青.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教學融匯德育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18,(15):105-106.
[4]陳淑娟.在中職學校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56-57.
[5]張妍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職業教育,2019,(9):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