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定廣
摘 要: 教學改革背景下,課程標準不斷提升,不管是對學生而言,還是對教師而言,都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的認知,適應新的 發展趨勢。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僅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更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突出其學科核心素養,并以此構建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形式,所以教師要在現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創新并發展,努力尋找適合當前形勢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高效率的小學語文課堂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情感體驗能力,通過層層深入,帶領學生領略豐富的語文世界。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要求教師有系統的教學理論,適應時代的教學理念,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應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興趣為導向,致力于提升課堂成效。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輸出各種理論知識,無形中使得課堂氛圍枯燥無趣,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需要跟隨教師的思路,不需要進行自行思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模式僵化的局面。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將核心素養重視起來,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語文高效課堂,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
一、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采用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反而會影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阻礙學生的發展,讓學生產生依賴的心理,不能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要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 就要在豐富的語文世界中進行探索,需要學生帶著強烈的興趣去思考,才能不斷地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對小學語文教學賦予了新的意義和概念,更加側重學生的能力提升,而不只是局限于成績的提高和知識的滲透。 因此,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實際的意義。不僅如此,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對挖掘學生語言、文學、情感等方面的潛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開放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從而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優化,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探索教學技巧,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 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可以提升課堂效率,促使學生自主地、自發地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索是主動的,學習也是有計劃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實現自主思考,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快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思維[1]。
二、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知識量,培養學生更多自我探索世界的能力。
(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還停留在識字、寫字和初步朗讀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小學語文課堂必須保證足夠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將語文學科知識和日常生活相結合,保證學生能從生活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深入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開展。例如,在《天地人》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生字的學習和書寫,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廣告牌、商標、家庭器皿中進行尋找,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有關藍天、地球、老人的畫面,組織學生在身邊發現六個生字的生活事物,讓他們在趣味學習中理解“天、地、人”和諧共存的生活原則。
(二)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知識性
在小學中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開展相應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技巧和閱讀量,這樣才能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具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語文教師著重開展專項閱讀訓練,著重優化學生的語文閱讀技巧和語文閱讀習慣。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閱讀教學中,文中出現大量優美詞句,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借助比喻、擬人、排比、反復、反語、雙關、反問等修辭來記憶相關閱讀知識,通過朗讀和借助圖畫閱讀,學會利用多種方法來理解閱讀教材中的詞語、語句和段落,能在腦海中積累相關好詞佳句,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培養小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著重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從而通過細致的文章描寫來提高學生的文學品味,努力完成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各項教學任務。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引導下,語文教師需要采用探究性問題開展綜合素質教學,全面理順課文順序,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例如,在《窮人》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桑娜和漁夫究竟是‘貧窮,還是‘富有?”作為教學的主要問題,組織學生根據教學問題開展探究活動,感受桑娜和漁夫勤勞、淳樸和善良的性格。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相關教學問題深入開展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繼續默讀、圈畫、批注。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2]。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當把握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更好地實現人生目標。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更應該重視教學方式創新,從打造高效課堂著手,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培養[3]。
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教學理念也不斷創新,從教育層面來說,由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漸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教育上轉變,并且極力主張學生應在教學課堂中發揮主體地位。這充分表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嚴重阻礙學生的發展,因此,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是當前教師所應考慮的關鍵問題。
綜上所述,高效語文課堂符合教學改革的要求,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在教學形式上更加靈活多樣,高效語文課堂必定以多樣的、豐富的教學方法為基本,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課堂。
參考文獻
[1]施春亞.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22(06):46-48.
[2]宋秀遠.淺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1(34):179.
[3]林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2(0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