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瓊
摘 要: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以單篇教學為主。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出現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視野中。群文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通過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開展情境式教學以及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推進群文閱讀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速度。
關鍵詞: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核心素養
引言
進入小學中高年級之后,學生呈現出來的英語閱讀水平參差不齊。除此之外,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教師經常以傳統的單篇課程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這就造成了課堂效率不高的結果。因此,“群文”這一概念被引入并且逐漸變得重要起來。群文閱讀對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學校及教師都應當重視此種教學方法。
一、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學生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后,英語學科的能力要求更進一個臺階。小學的英語學習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短文等。并且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在這個過程中,學習難度的大幅上漲會讓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填鴨式”教學。學生吸納內容的多少無法及時反饋給教師,這就導致了優秀的學生能力更加突出,而落后的學生更加難進步,越到高年級兩極分化越嚴重的結果。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現象,提高課堂的效率,學校及教師應當重視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
群文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將內容相似的文章結合到一起進行講解。群文閱讀包含了諸多因素,例如實行對象、議題確立、授課時間等。而在目前應試教育的教學背景之下,教師只會考慮如何讓學生提高分數,很少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深入了解。為應對升學考試,教師只會讓學生按照模板答題。反復地機械地進行答題訓練,而這會導致學生形成固定思維,靈活變通性極差。對于教師來說,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以讓教師以協助者的身份進入課堂,有利于增進課堂的互動性以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對于學生來說,群文閱讀不僅有利于開闊自己閱讀視野,不斷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而且還可以增強自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小學正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展群文閱讀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最佳方案。
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選擇合適教學內容
與群文閱讀教學相比較,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比較注重詞匯的理解。由此一來,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就會缺失——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剖析。而同時傳統的課本閱讀是較為枯燥的,因此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內容的時候需要精挑細選并增加其趣味性。只有學生認為學習的內容是有意義的,才會謀生出主動學習的想法。外研版的小學英語課本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合適的課程內容,以便更好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例如《Amy is taller than Lingling》,《Beijing is bigger than Tianjin》以及《Lingling is better than Daming》這三篇文章就具有共性,教師可以將其作為一個主題講解。這三個單元的內容都是比較式的內容,因而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可以將其串通起來。在文中時常會出現比較的情況,而在英語的寫作和閱讀中對其的運用也比較頻繁。因此教師在講解完主要的知識點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舉一反三,自己假設情景并進行文本再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幾個單元的練習,對比較級的用法會更加熟練。
2、開展情境式教學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以自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使課程呈現了“填鴨式”的僵化情況。實際上,正確的應當是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一推動引的作用,遵循啟發性的原則。英語的教學實際上是為了達到讓學生在學習內容基礎上形成個人見解,啟發個人思維,最終將其運用到社會事實踐當中去。由此,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群文閱讀可以讓學生比較語法運用的差異,以此來激發出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五年級上冊Module1的《How many do you want?》以及Module2的《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這兩篇文章都是以“多少”為主題展開的。教師在講授這兩篇文章時應當讓學生注意“many”和“much”兩個詞語用法的不同。不同于漢語中詢問“多少”的用法,英文中還包含可數和不可數,具體和抽象的變化,因此教師可以將這兩篇文章合并在一起,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英之間的差異。在完成內容教學后,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習題,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兩個詞的用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新技術增加一些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實行小組合作教學
群文閱讀要面對的知識內容豐富但是很繁雜,這對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來說也是較為困難的。除此之外,在新課改的推進下,國家對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有一定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提升,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閱讀的文本有更細致的整合,以此來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在講授《New York is in the east》以及《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兩篇文章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這兩篇文章的內容較為貼切,教師可以合并到一起講解。課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其中包含不同等級的學生。隨后教師布置相應的課前預習任務,分派給各小組不同的展示內容。第二天課堂上可以預留時間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終派出一名學生將討論的內容進行展示。課后由大家評比出最優秀的小組以示鼓勵。由此一來,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
三、結語
總的來說,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融入進小學英語的教學當中對于當今的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群文閱讀不僅對學生的發展有利,而且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但實際上在教學推進過程中,群文閱讀的方式很少被運用。不少教師仍未意識到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因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仍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紀麟芝.群文閱讀關照兒童閱讀差異的研究[J].教育觀察,2020(9):49.
[1]周霜.英語分級群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