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莘
摘 要: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家政策的相應出臺,線上教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了線上課程建設。本文集中調查了黃山學院學生在學習《品牌管理》《市場調查》這些線上課程時的狀態效率、適應程度與現存問題。希望能幫助授課教師做出改進,提高線上教學質量,促進課程的優化提升。
關鍵詞:線上課程;線上教學;學習狀態;課堂互動
一、前言
關于線上教學,最早可追溯到早期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經過60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大眾熟知的“以網絡學習資源、工具、平臺、空間為依托,利用互聯網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的新型教學方式——線上教學”[1]。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背景下,許多高校都以線下課程為依托,積極開展線上課程建設。
2020年至2021年期間,黃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專業課程《市場調查》和《品牌管理》先后申報并成功立項為省級、校級質量工程項目,這兩門課程以線下課程結構為基礎,構建出了初步的線上課程體系,并都將線上學習情況納入平時考核。線上課程的建成既方便學生提前預習或定期復習,也成為疫情期間線下停課階段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市場調查》和《品牌管理》線上課程為例,通過調查學生們的線上學習感受,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促進線上課程質量提高。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研對象為黃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含對口)2018級和2019級的全體學生244人,所有學生都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學習過《品牌管理》和《市場調查》的線上課程,對線上學習有相應的心得體會。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的調查方法。本研究主要是通過網絡,利用問卷星軟件將設計好的問題做成網絡問卷的形式,通過班級QQ群和學習通課程群轉發給學生們進行填寫,之后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2.訪談法。訪談法的目的在于獲得正確的資料或了解訪談對象的真實看法、態度與感受。本研究通過采訪部分學生樣本,詢問其對于當前課程的學習體會和對授課教師的改進建議,進而匯總出這些線上課程的優化路徑。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線上學習狀態
1.大部分學生能按時完成學習。在“線上學習是否能按時上課不早退”這一問題中,有18位學生表示“不能完全做到”,占比約為7.4%;有24位學生是“偶爾能”,占比約為9.8%;有139位學生是“大部分時候能”,占比約為57.0%;有63位學生選擇“完全能”,占比約為25.8%。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可以按時上課不早退,但仍有少數學生不去學習。
2.多數學生能在聽課時記筆記。在“線上學習的聽課狀態”問題中,有135位學生表示狀態是“邊聽邊做筆記”,占比約為55.3%;有61位學生是“大概聽一聽,不做筆記”,占比為25%;有45位學生是“邊聽課邊做其他事”,占比約為18.4%;有3位學生選擇了“完全不聽”,所占比例約為1.2%。可以看出,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能在線上學習時保持良好的狀態,其他學生或多或少會有開小差的情況。
3.多數學生通過觀看課程回放解決學習問題。在“如何解決線上學習時的問題”(多選題)的分析中,有111位學生選擇“借同學筆記抄完”,占比約為45.5%;有177位學生選擇“觀看課程回放”,占比約為72.5%;有51位學生選擇“直接咨詢老師”,占比約為20.9%;有15位學生選擇“放任不管”,占比約為6.1%。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遇到問題會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少數會直接忽視。
(二)線上教學的不足
1.線上課堂氛圍有待提升。在對244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認為線上學習更活躍的學生有78位,占比約為32.0%;認為線下學習更活躍的學生有108位,占比約為44.3%;認為二者大致相同的則有58位,占比約為23.8%。因此可見,近一半的學生更喜歡線下學習的氛圍,相較而言線上課程學習的氛圍感不強。
2.存在影響線上學習質量的多個因素。在“影響線上學習的主要因素”(多選題)的分析中,有150位學生是因為“無課堂監督,自制力弱”,占比約為61.5%;選擇“設備原因”和“課程平臺不熟悉”的學生各為129人和126人,約占比52.9%和51.6%;選擇“無法及時接收課程消息”和“沒有安靜學習空間”的學生都各有72位,占比約為29.5%。可以看出,線上教學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線上課程學習體系。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生學習狀態及偏好。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線上課程時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能夠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并在課后回顧復習;同時也存在一部分學生自控力較差,他們表示需要在同學或老師的監督下才能堅持。此外,大部分學生表示最喜歡的學習模式是直播講解+在線研討,但課程中有些章節的授課方式是播放錄制課程,易引發倦怠心理。
2.影響線上教學質量的原因。基于調查情況,本文認為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自身因素也有課程建設尚不完善的因素。從學生方面看,有不少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在無課堂監督的情況下無法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從課程方面看,主要是因為有時課程內容缺乏趣味性,部分章節教師授課方式較為枯燥、課堂互動環節較少,無法吸引學生興趣[2]。
(二)建議
為促進線上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對課程建設者和授課教師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熟悉線上教學操作流程及平臺功能。雖然很多平臺會幫助進行線上教學操作,比如自動播放已錄制課程、自動批閱作業等等,但單靠這些自動操作流程是不夠的,教師必須要熟悉平臺和軟件的全部功能,挖掘有價值的功能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第二,指導學生提前預習,制定線上上課計劃并通知到每位學生。授課教師應該將課件PPT和對應的教學內容提前上傳到平臺上,方便學生預習。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不僅可以緊跟老師的授課進度,還可以達到提綱挈領的效果。
第三,創新課堂互動形式,靈活調整課程安排。授課教師可以在線上授課時開放彈幕、討論發言等功能邀請學生參與互動,促使學生能跟上課堂節奏。如果是直播授課,應該在每節課結束前預留一定的提問答疑時間。同時在制作線上課程課件時應避免與線下課件完全一樣,否則學生會產生麻木心理[3]。在每個章節結束后,教師應該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們的知識掌握程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課程進度。
參考文獻:
[1]孫小軍,徐云程,陳建明,張婷.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數學類公共課程線上教學的現狀與啟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2(01):62-69.
[2]王輝,吳平,朱浩,張曉,謝東.基于“金課”建設的“大學物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J].大學物理,2021,40(03):51-55+61.
[3]李國轉,姚亮.“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的問題探討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