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為了當前學校基礎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創新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未來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落實學生這一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更為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活學生思維,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問題是數學學科的核心,數學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問題也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疑問,達到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雖然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授課方式,不過由于部分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或提問時機不當,導致課堂提問的優勢未能得到充分體現[1]。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征,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并選擇合適的提問時機和提問方式,真正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發展學生創新思維。以“簡易方程”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方程的意義,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媽媽帶了50元錢,給小明買了一件衣服,還剩26元,除了簡單加減法外,你還可以利用什么方式,求得衣服的價錢?”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當學生利用方程列出等式后,必然會深化對方程的認知,并獲得創新思維的發展。
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有限,在對數學問題探究時難免會存在較大的思維定勢。為此,教師則可以設計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在與同伴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以“雞兔同籠”的數學問題為例,教師則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與同伴在相互探討和交流的過程中,拓寬問題解決的思路,盡可能多的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數學學習中,小學生對于教師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很少會自己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這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2]。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引起重視,并創設良好的質疑氛圍,引發學生思維沖突,鼓勵學生質疑。以“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為例,教師則可以營造質疑氛圍“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通過事物的長短來比較大小,角有大小之分嗎?如何判斷角的大小呢?也是根據角邊長的長短嗎?”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并提出質疑,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合所述,落實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但可以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同時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未來發展也有著重大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意識到這點,并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機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秀天.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家長,2022(21):19-21.
[2]賀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2022(02):171-173.?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龍縣普坪鎮魯溝小學 王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