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嫻嫻

【摘要】初中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教學訓練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問題情境發展的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強化數學教學任務的情景化和任務化的開展,尤其是結合問題情境能夠強化學生們自我反思意識的培養,進而提升其學習能力.同時問題導向的教學活動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們在活動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上述要點展開教學策略的探析,為橫向的一線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向;教學實踐
1 問題提出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將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其中課程體系中的“綜合與實踐”是重要的核心要點之一.
相比較于其他三部分的內容,“綜合與實踐”是促進學生們綜合應用代數、圖形以及統計相關知識點來綜合解決數學問題的一項重要學習活動[1].其開展過程和教學理念的根本在于促進學生們問題意識的養成,進而激發學生們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同時綜合實踐活動還需要逐漸的滲透數學核心素養,從縱向的發展過程上培養學生們深度學習的能力[2].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僅關注某一項知識要點的培訓和學習,對綜合實踐的學習過程重視不夠.盡管大多數教師也在積極開展著實踐活動,但是其實踐過程往往都是在非真實的情境中開展的,其發展過程主要是以某一個具體題目為載體,甚至解決問題的過程局限在書面上.
雖然這個過程注重了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對“活動體驗”和“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關注度往往不高.
因此這樣的教學開展過程無法深度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為了更好地發揮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基本作用,可以結合問題情境對教學實踐活動展開深度的探討.
2 基于問題情境的實踐活動內涵
參照目標教育的相關方法,認知過程中的教學活動可以區分為:領略、應用、剖析、發展和綜合評價,傳統教學課堂當中通過對知識內容的系統化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們高效率地了解到“知道”與“領會”的過程,但是其知識的理解層次僅僅局限在表面過程,很難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分析”和“評價”的學習要點[3].
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深化學習的空間,因此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著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綜合補充.因此“問題情境”下的教學補充至關重要,問題情境是將含有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數據信息作為背景信息,促進學生們真正地進入到數學問題的“角色”,實現知識內容和知識要點的“卷入”,進而綜合達到掌握數學知識的根本目的.
同時問題情境的營造還能夠促進教學實踐活動任務細化分解,進而顯著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一次次的任務驅動的過程中,有效地轉變了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促進其了解知識學習內涵[4].
同時問題的設計本身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載體,在不斷營造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活動的探究能夠從課堂中學習問題走向具體解決問題的情境,進而實現了“輸入”再到“輸出”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輸出過程當中,學生們不斷地整合自身所學,實現了問題引導的知識再加工,培養了自學能力.
因此基于問題情境的綜合實踐活動發展模型如圖1所示.
在進行問題內容的營造過程中,需要重點思考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問題的情境設計、任務的具體要求、知識的容量大小以及活動開展得具體目的,這些都是引發學生們深度思考的核心.同時還要結合著每個班級的學情不同,應該深刻反思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的設計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們開展活動?活動的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內容要點應該涉及哪些知識?這些都需要在課程開始之前就需要進行深度思考的內容,下面以幾個課程案例開展教學思考.
3 教學案例呈現
案例1 測量國旗桿的高度
問題情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對國旗的具體參數有明確的數值要求,在每周一的例行升旗儀式當中,該如何用數學知識去快速地測量國旗高度呢?
任務要求
(1)組建討論小組,設計測量方案.組建學習小組,并且深度思考幾何測量活動中的關鍵要點,并且這些要點當中需要有哪些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同時為了測量這些數據需要有哪些知識儲備.
(2)合作探究問題,綜合記錄數據.小組內明確好分工,根據設計方法真實地對現場環境進行測量并記錄,尤其是重點記錄測量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是如何對問題進行解決的.
(3)總結內容反思,交流展示結果.總結整個活動設計的要點,涵蓋方案設計過程以及測量過程,并且與其他小組之間橫向的交流自己的收獲,所有的數據進行整理,以小組為基本單位綜合撰寫實踐報告.
知識基礎
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綜合地應用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相似原理、三角函數等相關幾何內容和幾何知識作為求解的參數依據,同時借助著教學實踐的生活化真實情境,能夠積累學生們動手實踐的相關經驗,綜合提升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這個活動中涉及的幾何面域知識較廣,因此還能夠形成“大三角”的價值觀念.在學生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滲透了模型教學的基本思想和幾何思想.
案例2 利用好螺母的形狀
問題情境
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往往能夠有很多的發現,數學知識中的很多要素都來自于實際生活,例如生活中自行車的螺母全都是正六邊形的形狀嗎?這個問題可以開展相關的深度探究.
任務要求
(1)組建討論小組,設計測量方案.針對自行車所有的螺母是否都是正六邊形這一基礎問題,學生們可以充分結合生活要素展開相關探究,通過觀察法就能夠系統性地解答這個問題.同時還要對同學們的思考過程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解答這一個問題進而向外不斷拓展,通過這一個問題能夠系統性的回顧之前所學的那些內容.
(2)合作探究問題,綜合記錄數據.根據小組的綜合設計方案展開深度的探究合作,在細致化的探究活動過程中,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時對所面對的困難進行重點探析.尤其是要重點記錄探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并且是如何克服困難的過程.
(3)總結內容反思,交流展示結果.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積極與同學們之間分享自己的收獲,對采集到的不同案例和樣品進行分組交流,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撰寫觀察報告.
知識基礎
學生們可能用到的知識涵蓋幾何圖形的數據處理,正多邊形和圓的圖案形狀等等.通過借助真實化的生活情境能夠促進學生們觀察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同時積極地培養了學生們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們整合數據觀察、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的基本流程,學會用數據進行表達.同時在學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適時地滲透了模型基本思想和數據分析的基本觀念,促進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4 聚焦實踐結果,為素養提升助力
在所有的調研實踐完成后,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表現進行綜合點評,其中“綜合與實踐”的學習成果應該涵蓋三個主要方面的內容,即知識技能方面、思維能力方面以及情感態度表達方面.這個過程中:
一是知識技能方面.數學素養形成和提升是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素養的重要外在表現.雖然“綜合與實踐”的核心教學目標不是知識內容的獲取,但是其基礎目標不能被忽視,尤其是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還要強化建模知識的綜合應用.數學模型是數學知識構建的重要方法,因此“綜合與實踐”的綜合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們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基本能力,進而綜合提升其建模意識.因此在教學環節上要充分注重學生們用數學概念、數學法則以及數學模型對本質問題的刻畫,促進其對現實問題的深入觀察和綜合分析.因此正如案例分析過程那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膽放手,促進學生們主動地去構建數學基礎模型.
二是思維方面.思維品質是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表現,基于問題為導向的綜合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們思維品質的發展.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要綜合培育學生們的創新思維,這是課程開展和課程實踐的關鍵落腳點.同時在問題導向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和動手能力,在綜合實踐的過程中主動地對問題假設進行綜合探索,對生活化的要素采用數學眼光來審視問題,用數學思維來建立數學模型和解決問題,最終還要用數學符號來體現思考過程和思考結果,這是一種全流程化的思考問題方式,同時也是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
三是情感認知方面.“綜合與實踐”的學習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生們的情感態度發展,這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習過程進行多維度評價.例如教學過程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等機制靈活進行調節,同時結合著書面測試、口頭測試以及活動報告的形式對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總結.因此評價過程和評價內容不僅要注重學生們的問題導向水平,同時還要注重這個過程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態度.情感態度的發展過程也要有定量的評價,對于學生們來說,單一的學生力量無法全面發展整個問題導向過程,還要有教師進行綜合引導,組織好學生之間的橫向合作交流過程,促進學生們建立學生學習共同體,同時在不斷地合作實踐過程中也相互交流了想法,深刻理解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共性結論.通過小組探究的模式實現相互之間的思想碰撞,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學生們的合作態度和合作基礎能力的培養,充分注重學生們在克服困難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態度以及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進的能力.
5 結語
基于問題情境的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更高的開放度以及自由度,學生們結合著實踐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將自身所學的專業技術知識來綜合解決現有的實際問題,這個過程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無法用紙筆來直接獲得的,豐富了學生們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情境的營造以及問題的設計,學生們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開展了有意義的實踐和探索,在積累了活動經驗的同時也提升了個人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甲秀.問題導向視角下的數學教學模塊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9(34):61-63.
[2]徐陶然.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化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22(02):48-52.
[3]殷偶云.問題導向: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08):26-27.
[4]周琴.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5):49.
[5]吳增生,紀憲禹.以教學實踐問題為導向,進行復習教學策略的系統創新[J].中國數學教育,2021(1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