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學校開始使用微課等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微課形式多樣,主題突出,時常簡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微課可以利用移動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符合當代碎片化學習的模式,使得教學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從微課教學基本內涵著手,深入探討微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出微課教學相關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英語;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張慧,淮安市南馬廠小學。
微課集圖片、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能最大限度刺激小學生的感官,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語言氛圍,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利用“微課+課件+學習指引+練習評價”讓網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小學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階段課堂知識點較少,重點在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而微課教學的廣泛運用,可以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一方面,對教師來說,微課教學形式新穎,內容豐富,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幫助教師突破課本教材的限制,充分運用互聯網海量數據,為自己的英語教學順利開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對學生而言,微課教學的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突破課堂學習的制約,隨時隨地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學習,學習方式多樣化,更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鑒于此,現代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用微課教學模式,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
一、微課的內涵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制作成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主題多樣,可以包括相關教學設計、與教材相關的素材課件、教師對課堂的教學反思、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測試及對知識點的相關匯總形成的輔助性教學資源,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教學具有先進性、時代性的集中體現,是教育數字化的產物。教師制作微課,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對于教授內容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微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的微課上傳到互聯網,便于優秀的微課視頻被更多的人看到、學習、討論、交流,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另外,微課還可以無限回放,對于一些不懂的問題,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微課以視頻的形式教學,可以隨時播放和暫停,因而學生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學生通過移動端形成了一對一教學模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微課模式引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比較龐雜,教學形式枯燥,學生很容易對教學內容提不起興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微課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教學特點,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此外,微課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海量信息,為教師提供各種各樣的素材和主題。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微課,結合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帶來了視覺的直觀體驗,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生通過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加全新的學習體驗,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例如在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時,微課視頻就是一個很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因為高年級的課本內容涉及的語法和生詞較多,語篇較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學習的積極性日漸減少。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微課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課堂教學時長是有嚴格的時間規定的,小學一節課的時間為40分鐘左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緊鑼密鼓地布置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教學節奏快,教學內容多。部分教師由于教授內容較多,一節課講不完,便拖堂為學生繼續講解課堂知識。可見,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相當辛苦,而學生學起來效率并不高,反而對于拖堂的現象怨聲載道。科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最多維持20分鐘,之后就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注意力分散現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結合微課時間較短的特點,利用每節課10-20分鐘的時間為學生講解重難點。學生直觀地了解所教授的內容,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針對自己不懂的重難點反復觀看微課視頻,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三)課程講解具有針對性
由于微課的時長通常較短,因此對于微課教學的內容要嚴格把關,相對于傳統課堂而言,微課教學主要集中在書本中的重難點上,內容突出,針對性強,讓學生針對重難點進行更好地學習理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端反復播放自己不太懂的知識點,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此外,新型的教學方式也能幫助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不斷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對于較為簡單的問題進行預習,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四)利用微課延伸英語課程的輻射范圍
微課教學方法除了應用于課堂,同樣可以應用到課后的家庭作業上,既豐富了學生的作業形式,也提高了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以此鞏固當天所學新知識,延伸英語課程的輻射范圍。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ere's the bird?”第一課時后,教師為了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四個方位介詞in/on/under/behind,可以通過制作帶有交互性特點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一開始時向學生提問“Where's the T-shirt/cap/chair...?”等問題,隨后呈現一幅臥室的圖片,引導學生按下暫停鍵并仔細觀看圖片,找一找T-shirt/cap/chair...等物品的位置,并提示學生用所學的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來介紹物品的位置。最后教師再一一呈現答案,并引導學生檢驗答案,這樣做可以提升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布置學生用所學方位介詞介紹自己的臥室,并拍成視頻發到班級群。教師挑選部分優秀的視頻合成一個新的視頻,作為第二天英語課堂教學的復習資源,同時也做到了及時反饋。
微課視頻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預習知識內容,為第二天的學習掃除障礙。比如第二天教師要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In class”第一課時,本課時生詞較多,學生自主預習很難做好,大部分家長的發音也不準確。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制作對應的微課視頻,將open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stand up/sit down等詞組或單詞以圖片配對文字的形式一一呈現,并提供語音教讀,教師每讀完一個詞組或單詞,頁面便停留5-8秒,便于學生跟讀。這樣,第二天學生學習課文時會相對輕松一些,也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微課模式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與實踐
(一)做好課前導入
由于微課教學時間較短,因此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將更多重要的內容融合到微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愛剪輯、剪映、來畫、萬彩大師、Video Scribe等視頻軟件制作微課視頻,使得視頻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教師的綜合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師將微課視頻制作好之后,如何導入課堂尤為重要,好的導入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整個微課的時長不宜過長,最多不超過五分鐘,并且微課中的內容要盡量新穎有趣。通過微課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下文,筆者結合一定的教學經驗,對于微課的課前導入方式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通過微課播放與課程相關的英文歌曲,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展示重點詞匯,讓學生通過歡快的音樂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對本節課所教授的內容形成初步印象,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任務奠定一定的基礎。例如在教授朗文分級閱讀第4冊“A Leaf Walk”第一課時,本節課的內容是秋天的一次樹葉之行,一開始教師播放歌曲Autumn leaves are falling down,渲染了秋天的氛圍,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學習的快樂,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是微課可以通過微課播放短視頻,在制作過程中,內容要選擇積極、健康、正能量并且新穎有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內容選取過程中結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制作,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內容做好鋪墊。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4A Unit3“My day”復習課中,教師用崽崽軟件+剪映軟件一起制作了一個“Miss Li's day”的微課作為導入,先引導學生猜猜李老師一天的活動內容,再觀看微課視頻檢驗猜測。不僅簡要復習了本節課的重點句型和詞組,還為接下來的語段輸出做好鋪墊。
三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以講故事的形式配上文字和圖片以及音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教學氛圍,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快樂閱讀5 Unit7“oo, u, ear, eer”的教學中,教師使用Video Scribe軟件制作了一段課程內容的微課,將書中的chant文字與圖片和音頻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習得語言知識。
(二)通過微課設置教學情境,為英語知識的學習鋪設橋梁
微課教學突破了傳統的文字和圖片教學,利用音視頻教學讓課程更加生動活潑,氣氛也更加輕松愉快,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微課為學生導入課程,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氛圍中。同時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可以在具體的詞匯、句型、語言風格等方面添加小學生喜愛的元素,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情境,體驗英語學科的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習動力。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3B Unit6“What time is it?”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時間的相關問答。在微課視頻中呈現吃早飯、上課、放學三個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上的鐘表,得出時間,并引入What time is it?相關的問答句、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提問,充分練習本節課所教授的句型。通過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學到真正實用的英語。
(三)創建適合師生交流的學習平臺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若想學得融會貫通,絕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應為學生創建更多溝通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互相交流之中真正掌握這門語言。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4A 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為學生進行微課視頻導入。視頻內容以各種運動、音樂器材等為主,隨后再進行課堂講解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學生回答“I like basketball. I can play basketball.”。教師可以啟發學生交流互動,更好地聯系本節課的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建英語角或者英語學習社團,制定適合師生交流的學習平臺。
(四)借助相關媒介,趣味鞏固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將教授的課堂內容傳授給學生,還要讓學生消化和吸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把知識點進行總結,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英語小游戲等,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
例如,在譯林版6A Unit8“Chinese New Year”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一些我國傳統的春節習俗,例如吃餃子引出dumpling,或者觀看煙花引出watch fireworks等等,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微課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自主學習開辟了新的途徑。因此,教師有必要與時俱進,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制作相關的微課教學視頻,從而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實踐,切實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微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即可以豐富英語課程的教學資源,拉近師生的距離,也可以延伸英語課程的輻射范圍,讓課后作業不再枯燥無味,作業形式不再單一。并使學生在協作、交流以及探究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穩步提升。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微課視頻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度”,深刻牢記微課視頻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不能過分依賴。同時微課不單單是一個視頻,它體現了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創新與實踐,是豐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的催化劑。所以教師要學會合理地使用微課,最后做到善于使用微課,為自己的課堂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陽永清,任澤文,彭小燕.微課在國培中的應用研究——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0):15-16.
[2]江麗華.微課程,大智慧——小學英語學科微課設計例談[J].新課程學習(上),2014(12):40.
[3]蔡伶俐.以“微課”為支點撬動小學英語課堂[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7):50.
[4]趙繼宏.小課堂大智慧——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隱形翅膀”[J].學周刊,2016(3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