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郭蓉融
摘要: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除了學校的教育以外,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們的性格會產生深刻的影響。許多家庭正是因為對子女的管教方法出現問題而造成了子女們或多或少的人格扭曲。特別是對于中職生來說,沒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其步入社會后,其行為方法與價值取向不但無法與社會產生共鳴,更易由于不正確的處事方法而造成心靈挫折,因此家長教育方式對中職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性。
關鍵詞:家長教育方式;中職生;性格
學者曾指出:家庭教育是造就人個性成長的工廠。誠如宋慶齡所指出:"兒童的個性和才能,歸根結底是深受家長、父親,尤其是父親的熏陶最深。兒童長大了成年之后、社區成了培養他們的條件,學校教育對他們的成長也起著作用,但是,在每個人的頭上留有難以消滅的烙印的卻是家庭教育"。兒童在將來變成怎樣的人,產生什么樣的品德,是由家長所提供的家教條件來決定的。而家教條件中還包括了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在經濟社會發達的今天,物質環境大體還是相當良好的,而精神環境中則有不少需要人們格外重視的方面。教育實踐經驗告誡人們,家庭環境中家庭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方法對兒童人格的塑造十分重要。
一、中職生的性格特點
個性,是指人格結構中體現得最為突出、最具核心含義的心理特征,較多地受后天影響的個性成份。是指個人對實際較為堅定的心態,及其與之相對應的已經習慣化了的行動方法。人性具有各種各樣的特點,它們的相互結合就產生了復雜的結構特點,而人性主要由以下四個主要基本方面所構成:人性的心態特點、人性的意志力特點、人性的社會情感特點、乃至人性的理智特點。從這四個主要基本方面來剖析,當前中職學生的主要個性特征就包括:
1、對人格的心態特點。在對整個社區、別人的心態管理工作領域方面,中職生大多體現出忠于祖國、熱愛集體、關懷別人、樂善好施、公正忠誠、富有同情心、有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人格特點;但也有些人對祖國完全沒有感情,甚至對整個社會團體和別人都無動于衷,從而具有個人第一、自由散漫、心虛冷漠等不好的人格特點。在對學業、上班、勞作的心態管理工作領域方面,部分中職生體現為勤儉節省、細心認真等良好的人格特點;部分人體現為敷衍了事、無所擔當、懶散揮霍等不好的人格特點。在對自我的心態管理工作領域方面,大部分中職學生都具備著嚴以律己、謙虛謹慎、自信大方等良好的性格特點;這些人表現自負驕傲、自卑心理羞懦等惡劣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自由意志特征。多數在中等專業學校體現出獨立自主、果斷大膽、堅定不移、持之以恒等優秀的個性特點;部分人體現出盲目蠻干、優柔寡斷、見異思遷、半途而廢等錯誤的個性特點。
3、性格的情緒特征。有的中等專業學校生情緒相對平靜、不易沖動,但情感體驗相對持久、豐富,冷靜沉穩,總是保持著積極開朗的情緒狀態;有的中等專業學校生卻是事無大小,但都極易引起強烈情感反應,一觸即發、喜怒無常,內心也易消極悲觀。
4、人格的理智特征。中職學生在認知的態度與思維活動方法上,往往顯示出的特點就是人格的理智特點。在認識、記憶、想象、思考等活動,多說中職學生生長于思考、勇于創新、深思熟慮、思維細致嚴謹偶有人云亦云、缺乏主見。
二、家長教育方式對中職生性格的影響
教育方法是家長在照顧、教導孩子的活動中采取的手段,是一個比較穩定性的行為風格。父母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子女的人格養成有著直接的關聯
1、隔代教育造成中職生性格缺陷。
因為年輕一代的父母們平時需要勞動、照料子女的時候比較少,許多父母總是將子女留給老年人照看,隔輩教養的問題也是中國普遍出現的社會現象。爺爺奶奶對孩子總是保持溺愛的心理,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僅僅不可以給學生以更健全的人格發展,也很容易造成學生總是以隨意、無理取鬧的性格在和別人交往之時。
2、家長教育方式不當影響性格健康發展
據統計,氣氛融洽、父母關系融洽的家庭中的子女大多人格健全、三觀端正,擁有明確的是非觀。但在家庭教育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還面臨著部分父母不夠重視家庭教育權威的凸顯問題,這也造成了學生自己的判斷能力缺失等問題。但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狀況,其主要原因主要是中等專業學生正處在是非觀朦朧的階段,對許多事物的評判總是習慣模仿父母,總是下意識的以自己家長的教育方式去處理問題。
3、喪偶式教育影響中職生性格意志
在實施家庭教育時,許多家庭由于受到了現實因素(比如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原因)的影響,都產生了喪偶型家庭教育。中國許多家庭成員完善的家庭教育,但因為其父或母一方長期缺乏,使得兒童在進行家庭教育時一直沒有全面的家庭教育,性格受到影響。
三、正確的家長教育方式
1、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樹立正確典范
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師,伴隨子女時間最大的教師也是父母。家長培養方法對中職學生的人格健康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父母教養方法對孩子人格健康的影響之一便是指導孩子健康成長,塑造正確榜樣。在對中等專業院校學生開展家教中,父母也必須重視自身在生活中對待不同事情的處事方法,為子女建立起恰當的處事榜樣。
2、家長有效陪伴成長,影響中職生的性格成長
有效伴侶并不只是陪伴在身旁,更關鍵的是接納共情,積極傾聽,積極關注。而其實,親子有效陪伴不僅可以增加學中職生和父母之間的親近程度,中職生正是出于青春叛逆時期,所以,在進行家教中,一定要注意父母有效陪同他們的重要性,積極參與他們成長的每一個細節,為中職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良性支持。
3、注意教育方式方法,推動性格塑造
父母在進行家教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家庭教育對于中等專業學校的正面的積極影響,在孩子面臨問題時候父母的教養方法應該是引導孩子去解決困而不要單純地想著去指責孩子或者是自己怎么去處理問題。所以,在家長教育時,更關鍵的是家長幫助學生勇于沖破困境,幫助孩子塑造獨立的性格。
四、結語
家長教育方式對中職生性格發展的影響進一步證明,中職生并非是與生俱來的問題學生。在他們身上表現出的許多人格、性格、氣質等方面的缺陷,都可以或多或少從他們在家長的教育方式上找到原因。所以,培養好家長的教育素養,對于促進中職生性格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淑群.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05):72.
[2]鐘潔.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J].文史博覽(理論),2016(06):84-85+87.
[3]羅新紅.中職生的人格特點[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30(02):75-76.
[4]關穎.家長教育素質對獨生子女發展的影響[J].青年研究,1998(1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