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有助于培養人的差異化,多元性。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而言,高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和鍛煉,已經有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認知體系和世界觀。理解能力與低階段學生相比,有了一定提升。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文時,認為語文學習最大的困難在于古詩文鑒賞。因此,語文教師應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加深對語文教材的研讀,優化課堂結構。此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積極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教學策略
引言:古詩文教學有助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太過重視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其個性化發展。部分教師甚至會刻意營造出嚴肅的課堂,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對語文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其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利用好多元智能理論,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古詩文鑒賞能力。
一、多元智能理論基本概述
多元智能理論是培養學生創造力與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智能本身就有多元化的特性。不同的學生身上所體現的特性也存在一定差異。傳統的智力定義范圍狹窄,只注重培養人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過分強調腦力存在的意義。如今,多元智能理論的出現,否定了傳統的智力定義。促進人發展的還有音樂、空間感知、肢體動作等。從整體來看,多元并非數字概念,而是指開放性理念。因此,多元智能理論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評[1]。
二、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詞教學中的意義
不同學生的理念能力與思考方式存在一定差異,事實上,大部分學生的智力差異不大,關鍵在于后天的開發和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界很快意識到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性,充分利用這一理論原則提高了教學質量。小學學習是為了初高中乃至大學學習做基礎,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習對每個學生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影響。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稍有欠缺,習慣了現代化語言的學生很難理解古詩文。這就要求教師應利用多元智能理論,最大程度發揮其優勢,只有激發其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才能讓他們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詞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1、教師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實現個性化教學
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意識到,教育并非一成不變。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思想,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積極尋求一條適合當代教育的發展之路。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己當作教學的主體,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古詩詞學習產生厭惡。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同時,積極與學生展開交流,根據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指定適合的教學計劃。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表現出的差異,鼓勵學生。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石灰吟》一課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正確流利的閱讀全文,并背誦相關詩句,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翻譯重點詞句。當教師讓學生對重點詞句進行翻譯時,可以邀請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幫助學生找差距,找方法。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不要批評,耐心引導學生找出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信,還能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古詩文翻譯能力。
2、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幫助學生展開多元化學習
現階段,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主要以口述和板書為主,隨著新課改進一步推進,多元智能理論逐漸深入小學課堂。基于此,教師要提高古詩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學習方法。對于古詩文教學而言,不同古詩文的情感表達和創作背景都存在差異。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一課中。教師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孟”、“汝”“孰”三個字的含義。之后,在課堂授課環節,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有關古詩內容的視頻。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創設問題,邀請學生回答:“有哪位同學能根據你的理解講出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呢?”當教師拋出問題后,有學生舉手發言。根據自己的理解翻譯出課文的大致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能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最大程度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有助于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問和導學環節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能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實際,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和教師的引導作用。
3、情境構建多元智能教育
古詩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點教學內容,對小學生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正確認識古詩詞背后蘊含的價值,夯實學生基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意識到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創新時,應對所講解的內容進行全面剖析,深入解讀教材內容,建立在多元智能的基礎上,分析古詩詞中教育價值[2]。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春夜喜雨》一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朗讀此詩。之后,教師針對古詩中的“潛”、“徑”、“潤”、“重”等重點詞進行詳細解讀。講解完后,要求學生快速記憶。最后,根據本首詩的大意和表達情感引出重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也表達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在多元智能教育的引導下,學生能主動進入學習狀態,與教師一同探索中國傳統文化。
4、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激發學生潛能
在具體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熟練運用多元智能教育,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多元智能教育的應用能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進而不斷優化古詩文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賞析詩歌,很多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只會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利于其長遠發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邀請會彈奏古代樂器的學生進行表演。通過樂器伴奏,學習詩歌,陶冶學生情操,使得古詩文化得以傳承。
結語
總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論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文教學的最佳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元智能理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創設情境,教師應深入挖掘多元智能理論的可行性,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整體構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促進小學生古詩文鑒賞能力的提升,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2):41+43.
[2]張陶.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D].淮北師范大學,2020.DOI:10.27699/d.cnki.ghbmt.2020.00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