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衍廷 余雨婷 鐘萃 溫占燕
摘要:針對當前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困境,尋找創新驅動與產教融合的結合點,提出創新驅動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的具體路徑。通過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探索創新驅動與產教深度融合的發展之路,以深度產教融合為支點,深入推動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提煉出創新驅動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的方式、對象以及途徑。
關鍵詞:創新驅動 ?職業院校 ?產教融合 ?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b)-0000-00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我省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的路徑研究與實踐探索”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K20CZY022)。
作者簡介:褚衍廷(1989—),男,博士在讀,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自動化、產教融合。
余雨婷(1988—),女,博士在讀,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自動化、產教融合。
鐘萃(1989—),男,本科,高級技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自動化、產教融合。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riven by Innovation
—Taki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CHU Yanting??YU Yuting??ZHONG Cui??WEN Zhanyan
(1.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2.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3.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Ltd., Zhuzhou, Hunan Province, 4120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the practice of in-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in vocational colleges, we are looking for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a specific path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innovation-driven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Hunan Railw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nnovation-driven and in-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s the fulcrum, deep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knowledge-based, skilled and innovative workers The army has refined the methods, objects and ways of innovation-driven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ath research
現階段,深化產教融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教融合”這一教育改革理念被此次國家制度的確立和新時代的發展推向了高潮。諸多文件均顯示,落實產教融合戰略工作屬于一項積極舉措,符合當下社會的大環境,能夠有機銜接好創新鏈、產業鏈與教育鏈、人才鏈間的關系,這是傳統職業教育在思維方面的進步,這種進步及創新也體現在理念層面,為我國教育改革開辟了全新的道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就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如果想促使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邁上更高的臺階,就需要全面深度的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共筑“雙元”育人的合作理念。
1.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所必須面臨的現實困境
1.1產教融合目標模糊,動能不足
產教融合的“深度”推進困難,表現在“學校熱、企業冷”,根本原因是目標導向模糊。如果想避免聯合辦學的諸多阻礙,就必須制定明確的目標導向,要確保多元主體綱領高度一致、思想聚焦統一、行動協調劃一。就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存在著產教融合系統尚未形成,校企合作深度不夠,項目工作量大而質量低的嚴重問題。要確保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深度產教融合協調統一、互為支撐,同樣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導向。打破傳統的“無領導”的二元模式,以政府牽頭、行業導向、企業主導、院校主體的導向原則,形成聯動共贏的多方產教融合,完成多層次的融合型校企合作平臺的建立工作。突破重點產業,實現職業教育集約化發展。確定目標導向,推進上下統一的產教融合,促進步有章法、行有指引的深度發展。
1.2產教融合協同創新機制不暢,可持續創新發展模式尚未建立
當前,職業院校對于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工作整體重視程度偏低,科研成果少,經費收入和校企合作機會少,造成科研工作不受重視,導致研發經費、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造成更少的研究成果和更少的校企合作機會。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科研工作“一潭死水”,深度產教融合更無從談起。
現階段產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如下:第一,教培合作模式;第二,產學研合作模式;第三,共建產教平臺模式。但是,目前總體形式仍處于以教培合作模式為主的時刻,產學研合作模式和共建產教平臺模式尚未形成具有推廣性的核心框架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企業主要滿足于以“訂單培養”“職工培訓”的合作教育培訓模式,其與職業院校深入合作意愿不強烈,主要是因為直接經濟回報在合作育人的過程中難以取得,相關政策和相關措施也未健全或難以落實。例如:在校企合作政策中,規定實習生減免稅收的政策并未落實,保護調動企業員工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等。
1.3產教融合國際視野缺乏,“引進來走出去”創新思維受到約束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21世紀的一種必然趨勢,在全球科技創新發展呈現分散化、多極化的局勢下所提出和施行,同時是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下,拓展國際的積極合作交流,與合作院校、科研機構開展聯合式的創新合作模式,正當合理地使用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
2傳統職業教育需要轉型的原因所存在的問題
2.1人才培養方式老套跟不上時代變化
職業教育是為培養技能型人才,而我國職業教育仍然還存在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導,實訓場地以及實訓器材的不到位,導致職業院校學生仍無法提升實操技能,仍停留在書本層面;課程中的問題是重教學,輕能力,沒有切實的將所學的知識與對應的崗位聯系,無法良性的把握學生的能力形成。以德國職業教育為例,德國真正地以學生能力為本位,所設專業符合企業需要,職業分類條例與培訓條例既能企業崗位特點,所學課程內容就是企業崗位地工作任務,課程體系非常鮮明。而我國職業教育三年制的教育體系,畢業生畢業之后仍需在企業學1~2年的基本知識,這種模式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資源。隨著對問題的深入認識,現階段我國已開始遵循“知識夠用,技能實用”的原則,繼續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更好地提升畢業生質量。
2.2民眾的傳統思想觀念上難以轉變
雖然我國對職業教育的不斷改革,但我國社會仍存在嚴重的“教育歧視”現象,人們的舊觀念上總是認為讀職業院校就是低本科院校一等。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開篇就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蔽覈鴮儆诜种蛯W制,不管是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二者都是兼容并存的,最終還是要與社會接觸的??梢哉f職業教育是與就業結合度非常高的教育方向,許多職業院校的學生的高考成績都超過了二本線,但仍選擇了職校,在他們看來,一所普通的大學的性價比,還沒有專業對口的職業院校高?,F在的職業教育經過國家的大力改革以及社會的慢慢認同,相信會逐漸克服傳統觀念的影響。
3?職業院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1)根據與企業的溝通和協調,學校設立對應相關專業,開設基礎學科,同時還可以提供相關的實訓場地和實驗器材,根據職業標準和生產需求制訂精細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學校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地培養和專業素養綜合能力的考察,可以為企業輸送具有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符合各企業的培養要求。
(2)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在職業院校逐漸發展起來,從多個方面對教師進行培養,從老師的專業能力上,注重技術水平和教學實訓實踐能力的提高,從教師職業觀上,注重老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雙師型教師有對行業定位和職業崗位群的分析能力,通過分析調整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方向,同時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適當地對專業進行改造和開發,注重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
4創新驅動背景下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實踐路徑
4.1知行合一,重點研究創新驅動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結合點
中國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觀念,闡明了道德屬于人行為的指導思想。要想使產教融合更加科學、合理,也可以以“知行合一”為導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給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指明了可行方向,提供了實現途徑。深度產教融合的內在需求和外部動力,已經逐步由創新驅動所支撐。首先,創新驅動的發展方向與內部導向需與產教融合一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轉化能力是深度產教融合的內在需求。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整個階段里,應將技術創新作為主要手段,并在其中增加新的理念,為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底層革新注入活力。
4.2構建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有效路徑,為創新驅動添動力
產教融合并不是簡單的雙元合作,而是涉及廣泛的一項系統綜合性工程,要想產教融合實現深度可持續發展,結合職業院校的復雜特殊性,首先應緊跟潮流與時俱進,緊跟全球科技與經濟產業革命的發展步伐,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與社會環境保持一致性,為實際需求的滿足提供有效幫助;其次構建國家政策鼓勵機制、校企深度協同的支持體系,廣泛全面動員和調動資源。深度產教融合的工作重心應逐步轉移到創新驅動的支持體系中。
一方面構筑“學研”一體工程。連接“四新”技術,挖掘新產業、新技術和新型現代學徒制的創新發展需求,開創新型現代化發展有所需求的新專業,搭建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專業群,依托該平臺聚合的校企合作創建的技術研發中心,制訂相關績效考核方案及專業建設方案等扶持性政策。將區域產業、地方經濟的服務能力和專業技術列入高水平特色專業群考核的重要內容,出臺引導性政策文件,推動專業群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一體化發展,提高職業院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及技術創新迭代能力,提升地方經濟科技附加值、產業結構轉型和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面構筑“研用”一體工程。聚合“政校行企中介”等社會資源,共建面向社會的科技型創新共享平臺,共建面向校內外的綜合產業型實訓基地,協同加強師資培養,構筑可持續科研創新體系。自上而下打通各個層面協同關系,學校層面與行業企業、行業部門等對接,共建具有產教融合特色的服務聯盟,各二級學院層面則落實執行,組建產教融合委員會,專業注重“四新”層面,成立教師層面項目實施落地及一體化專業平臺建設指導委員會,按不同實際項目需求成立研發團隊、技術轉化團隊等。除此之外,在創新驅動職院產教融合新時期發展的過程中,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教育工作的特征、師資培養的需求等,完善相應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方案,在各個部門相互協調、互相幫助的情況下,合力編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計劃,增強創新驅動的效果,充分發揮不同創新措施在產教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5結語
該文以創新驅動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為主要切入點,深度調研和分析職業院校對不同行業的產教融合現狀,尋找現階段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的迫切真實需求,從而明確職業院校深度產教融合存在的疏漏之處,提煉可借鑒適于推廣的產教融合的方式、對象以及途徑,并借助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與中車時代電氣共建國際電氣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平臺,開展創新驅動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邵際珍.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索——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J].社會工作與管理,2020,20(1):95-100.
[2]熊晨超,齊思廉.基于創新驅動戰略的高職產教融合的問題與發展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9(22):12-18.
[3]周丙洋.共享發展理念下高職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機制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1):92-95.
[4]鄧穎婷.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實現機制研究——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農村教育, 2019(23):58-59.
[5]霍麗娟.基于知識生產新模式的產教融合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10):38-44.
[6]沈娟,王坤.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政策執行進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8):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