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雄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體育的正面作用,使學生認識到體育知識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其與核心素養相融合。在保證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保證了教學的科學合理性。從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簡要地分析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簡要地反映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策略,以及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訓練目標。
關鍵詞:初中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與革新,初中體育教育的目標也在發生著變化,而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具備基本的運動理論知識,能夠使學生對運動技術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并能靈活地應用,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1.1加強衛生觀念的養成。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把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對自身的作用,并且學會合理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
1.2提高運動的覺悟。學生對運動的認識,其實就是對體育的學習的興趣,在體育課堂中,老師對運動知識的細致講解,對培養學生的興趣有很大幫助。同時,學生對運動的探究意識也逐漸增強,對運動的認知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高。
1.3提高學生的體育道德素質。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的運動項目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必須進行一些運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要注重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教師要做好示范,才能使同學們遵守運動的規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運動品德。
1.4對運動的認識。通過對體育文化、體育項目的認識,加深對體育文化的認知,對體育知識的魅力產生興趣。從體育學習的角度看,提高初中生對運動知識的正向心理。
2、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2.1建構運動競賽教學環境。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加強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在一定的范圍內,學生們可以鍛煉身體技巧。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體育教學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參與到真實的運動競賽中,培養學生的正確認識,了解所學到的運動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作用。
比如,老師可以組織籃球比賽,讓同學們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分組。在正式的籃球賽開始前,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人身安全,使他們明白體育運動是一種體現道德品質的體育運動。在某些規定中,同學們要主動合作,避免違反規定。通過競賽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又可以提高他們的運動道德水平。
2.2開展運動安全教育。體育活動的主要方式是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傳授。通過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意識,使其在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提高其對體育健康的認識,運動的正確觀念。
比如,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孩子們進行有關的教育,以使他們了解到在足球比賽中要注意身體的安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以下的指導。另外,還應鼓勵老師對學生進行帶球、傳球、接球等技術的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掌握運動技術,養成良好的運動觀念。
2.3加強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利于減輕學習壓力,促進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堅韌不拔的毅力,增強運動技能。
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運動,而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老師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中學體育教學既要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要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培養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和運動技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老師的引導與教育,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體育教學的效果。
2.4以學校運動為基礎,加強對初中生道德認識的培養
高校體育教學中,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體育競賽是培養初中生體育道德素質的重要手段。初中體育是一項綜合性的校園運動,其中包括班級間的運動、面向居民的學校跑步運動,學生和學校的運動集會。在實踐中,教師既能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體育道德觀念,又能自主地設計、組織各類體育活動,使德育內容成為運動的主體。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教師在不同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體育道德教育。
在學校開展的運動項目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特長,開展具有學校特點的運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立不同的運動興趣團體。如籃球團體,小組建立后,體育教師將于星期五下午或星期六安排活動,并在此期間進行有道德教育意義的運動競賽。比如,老師們可能會在星期六上午組織一場“友誼杯”的籃球賽。這個簡單的籃球賽是以班級籃球隊為基礎的。另外,老師在傳授各個班級的策略與技術時,也應注重團隊合作,以取得比賽的勝利,以提升游戲的德育意識。此外,教師在給各個班挑選的對手時,也要小心地維持相同的強度,避免壓力過大。在開展體育教學的同時,還要通過常規的體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體育道德教育。比如,在長距離跑步或者其它的課程中,老師們可以通過學生的幫助來制定自己的目標,從而達到目的,從而提高他們的忍耐力和身體素質。舉個例子,我們班上的一個小胖 A同學,在他長時間的奔跑中,老師會給他一些鼓勵,讓他逐步超越自己的極限。用這種方法來記錄每一次長距離的消耗,并逐漸減少,以此來鼓勵和培養勇于挑戰和永不放棄的毅力。教師還能教導學生在做體育活動時團結協作,如拔河比賽、兩人三足等等團隊活動。
結語:
核心素養是教師在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支撐而進行的探索。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身心發展的正面作用,并在進行各類體育活動時,尋求把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途徑。在實踐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和運用體育教學的多種方法,以學生感興趣的有趣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鄭駿妹.不同鍛煉頻率的體育社團活動對初中生自我認識、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揚州初中,2019.
[2]張麗麗.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體育課程的時代價值與重構一-以濟南市X中學為例[D].濟南:濟南初中,2019.
[3]劉陽.試析培養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途徑和意義[J]..新課程.中學,2019(4):192.